第二百一十六章 居然有人呵斥皇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內閣原本只有兩間小屋子,在前盛朝年間,宰輔寧知節秉政二十年。在他手裡,內閣擴建為東西兩樓,外加中間一排廊房。
東樓是閣老們入值辦公的值房。原本只有四套,每套有會客房、書房和休憩間三間房子。到了本朝,閣老逐漸增至六位,又想辦法擠了擠,闢出兩套來。
西樓是存放內閣文件卷宗的地方,還有一間大堂,是閣老們召集六部、都察院、五府、各寺等衙門堂官們議事的地方。
廊房則是侍讀學士、制誥、中書舍人、檢校官、書辦等辦事官吏的辦公地方。一位閣老自有一套班子對應。除此之外,還有內外文案收發、機要諮備等人員。上百位官吏在廊房裡辦公,滿滿當當。
在西側,有一排偏舍,是給來內閣辦事的官員們等候用的。
今天各衙門來內閣辦事的人很多,走馬燈似的進進出出。
正弘帝穿著一身便裝,跟任世恩、周吉祥以及幾個侍衛站在角落處,絲毫不顯眼。旁人還以為是哪個衙門堂官的屬官隨從,在這裡等候。
“豫章的事,內閣票擬了嗎?”正弘帝低聲問道。
“主子,票擬了,已經遞到司禮監,等著主子硃批。”周吉祥連忙上前應道。
“怎麼擬的?”
“昱明公為首功,賞太子少傅,加兵部尚書銜,依舊巡撫荊楚、豫章兩地,節制諸軍務,平定思、播等州土司叛亂。”
“岑國璋為次功,擢升洪州府同知,署理洪州府;丘好問為三功,擢升江州府通判,暫領富口縣知縣...”
“其餘徐達賢、劉穆然...魏國顯、黃彥章、覃鳳徽...等皆有功,各自行賞...”
虧得周吉祥的記性好,這麼長一段居然能記了個八九不離十。
“小家子氣。這是朕登基以來第一回平叛,且是大獲全勝。嗯,也是本朝宗室藩王舉兵謀逆的第三回,但也是平息得最快的一次,前後不過三十一天,居然只給出這麼些封賞。行文天下後,軍民指不定說朕如何吝嗇。”
“主子,內閣的意思是後面還有土司平叛,要是這次賞重了,後面不好辦。”周吉祥小心翼翼地說道。
正弘帝冷笑了兩聲,“幾位閣老果真是老成持重,深思遠慮啊。”
聽著這話,周吉祥不敢再搭腔,低垂著頭,恭敬地站在一邊。
“昱明公封伯爵,岑國璋賞輕車都尉,擢升四品知府,暫署洪州府,等豫章事情稍微了結,遷為辰州府知府,加施、靖、思、播等州宣撫使。其餘酌情加賞。按這個硃批。”
正弘帝想了想,低聲吩咐道。
“遵旨!主子是要重用岑國璋,讓他協助老師昱明公平定土司之亂?”
“皇叔在豫章作亂,他們師徒幾人出手,不過三十一天,悉數平定。尤其是江州城下,一萬兵大破十萬叛軍。那一萬官兵有鄉兵,水師營,守備營,還有各地增援的客軍。按照某位閣老的說法,就是一群雜魚。”
“偏偏他岑國璋帶著這麼一群雜魚,硬生生把叛軍主力悉數殲滅。都察院有清流不服氣,說謊報軍情。呵呵,真當朕是傻子。內班司和都知監的訊息傳來了?”
“回皇爺的話,八百里加急傳來了。裡面有這些日子岑國璋用兵的細節,還有親自勘驗過石萬虎等叛將首級的報告。老奴先過了目,真得比看章回還要驚險有意思。”
這次回答的是任世恩。
前些日子,任世恩擢升為司禮監提督太監,掌皇城內一應事務,兼領提督都知監事。周吉祥被擢升為司禮監掌印太監,掌理內外奏章及御前堪合。
“哈哈,昱明公乃天下第一務實官,想不到收得關門弟子,頗得他兵法軍事真傳,盡打神仙仗啊。”
說到這裡,正弘帝像是想起什麼,低聲道:“當年皇考立朕為太子後,曾密囑道,說昱明公是天下第一干練能臣,可文可武,只是性子過於剛直拗驁。當初貶他去龍泉驛,一是磨磨他的性子,二是不要讓他誤在奪嫡的泥潭裡...父皇的一片苦心,朕現在能體會到。”
事關世廟先皇,任世恩和周吉祥都不敢做聲。
“而且昱明公這次平定豫章亂事,讓朕還明悟到一點,事權宜專。他們師徒數人為何能立下此大功,就是事權專一。昱明公總制排程,岑國璋負責江州,丘好問負責富口,權柄在手,並無牽絆,故而能夠臨陣指麾通暢,使臂使指。”
說完後,正弘帝看著東樓,幽幽地說道:“各地各衙門的摺子到了通政司,先在六部轉一圈,然後呈送內閣。六位閣老,各責一攤,再過目一遍。然後還要合議同意,這才票擬送內廷硃批。這麼一圈下來,再緊急的事情,都涼透了。”
“皇爺說得沒錯,政出多門,推諉扯皮。朝野非議此弊端久矣。”任世恩在旁邊輕聲附和道。
周吉祥輕輕抬頭看了一眼任世恩,又被他搶了先,臉色有些著急,想附和一兩句,可是又擔心把不住皇上真實的脈門,只能欲言又止。
“是啊,六位閣老,多了些!”
聽了皇上的話,周吉祥心裡嘆了口氣。自己對皇上的瞭解,還是沒有任世恩來得深刻啊,又錯失一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