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我們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1/2頁)
章節報錯
“田師爺!”
“岑大人!”
天橋滕王閣酒樓的雅間裡,田文禮滿臉堆著笑,陪著小心說著話。
以前在富口縣時,應該是岑國璋陪著小心說話。那時的田文禮,完全代表著胡思理,很多他不方便出面的事情,都是由田師爺負責打理。
可是風水輪流轉,現在人家已經跟自家老爺平起平坐,一個從六品,一個正六品,官階雖然相差一級,但是官職不同,手裡的權勢就可能有著天壤之別。
更重要的是,人家現在也是有根的人。昱明公門下弟子,也是組團來做官的,不是一般人能招惹的。
“田師爺,恩公來京前不是說有份優差嗎?怎麼突然被分發去了平陽府?”
岑國璋好奇地問道。
田文禮臉色有點尷尬,他的目光在岑國璋的臉上打了幾個轉,終於確定應該不是明知故問。
“岑大人,這事跟昱明公有些關係。”
“哦,還請田師爺說個明白。”
“胡大人的恩師是再明公,他原本是光祿寺卿。前些日子,禮部左侍郎李大人致仕,再明公有望接任。誰知皇上在御前會議上乾綱獨斷,定下昱明公為禮部左侍郎。再明公也被擢升為從二品,只是外放了河陰布政使。”
“再明公離了京,人走茶涼,有些人落井下石,胡大人原本說好的吏部主事一職,就告黃了。奔波了一番,總算被分發到河東,沒出去太遠。”
原來如此。
岑國璋知道胡思理的座師是楊凌。聽田文禮話裡的意思,他原本是光祿寺卿,想往上進步一下,原本的目標是瞄準了禮部左侍郎。
那個位置很微妙。
首先不是吏、兵、刑這樣的實務衙門,最適合他這種翰林出身的清貴之人。其次是熬幾年,順理成章就可以成為禮部尚書,入閣成為輔臣。
真正的一條登天之梯。
想必當時的楊凌,心裡也是躊躇滿志,聲望、資歷都夠了,而且光祿寺卿升禮部左侍郎,專業對口啊。
偏偏皇上突然擢升了自己的老師,昱明公。
要是別人,楊凌可能還會鬧一鬧,力圖扳回一局。昱明公,就想都不要想了,各方面都把他壓得死死的。
雖然楊凌升任布政使,也邁過二品大員的門檻。但地方大員和六部堂官,當然不一樣。出京容易,進京就千難萬難。楊再明公這一次出京,就不知道什麼時候能回來了。
座師走了人,胡思理自然也就涼了。
“唉,這些混蛋,真的太勢利了!”岑國璋也跟著忿忿然地罵了一句。
其實他來之前,早就跟幾位師兄打聽過這裡面的情況,也摸清楚了楊凌的底細。
據朱煥文師兄說,楊凌、胡思理所在的一系,實力也不差。叫做南城學派,代表人物有先皇年間的某位首輔,屬於淮黨主力。
後來十幾年間,人才有些青黃不接。不過楊凌這一輩,正在得勢興旺之時。
岑國璋琢磨了一下,緩緩地說道:“田師爺,眼下有個機會,能讓胡公進京來,還能在皇上和內閣面前立下一份大大的功勞。”
田文禮眼睛一亮,但是隨即有些遲疑。
這麼好的機會,你自個怎麼不留著?恩公恩公,記著了就有恩有義,沒記著也就是個屁。
“這份功勞,師兄們確實想落在我頭上,但是我急著回豫章,沒辦法待太久。其次,這份功勞,同樣的事我在富口做過,以後可能還要在江州城再做一遍,所以不想再在京城做了。”
岑國璋開口解釋道。
“至於我的那些師兄們,都不湊巧。要不官階偏高,無法屈尊來就職;要不就是另有重要的差事,無法分身。與其便宜別人,還不如讓恩公來分潤這份功勞。”
田文禮總算放心了。內部消化不了,這才讓出來。這就對了,要是你們真的那般有情有義,捨己為人,反倒讓人生疑了。
“岑大人,不知是份什麼功勞?還請給在下解惑一二。”
“田師爺,這天橋地區,是京師南城的一處頑疾,藏汙納垢,各種案件頻發。‘天橋北,時運背;天橋南,行路難;天橋西,命歸西;天橋東,妖魔洞。’這臭名聲不僅內閣知道,更傳到皇上耳朵裡。”
“我的楊師兄,現任左僉御史,兼署順天府丞。他有一份整頓天橋地區的計劃,需要一位具體執行人,順天府通判兼署南城巡城御史。不知恩公有沒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