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拜師要考試的哦(下)(第2/2頁)
章節報錯
聽到這裡,王雲忍不住撫掌讚歎道:“妙哉!益之這個辦法,真是把人心世故都琢磨透了,難怪觀瀾和茂明對你讚不絕口。”
楊謹也是一臉興奮地說道:“益之這一個辦法,跟你在富口碼頭區的做法如出一轍。沒錯,只有讓那些人掙到大錢了,他們才願意去維護那裡的安寧和秩序。你在富口縣那個叫‘碼頭搭臺,經濟唱戲。’天橋這個,該叫什麼?”
“‘文化搭臺,經濟唱戲’。”岑國璋補充了一句。
“薛某看益之所言,都是以利驅之,少說天理大義,與聖賢教誨的以德為首,教化為上截然不同。”薛昆林突然開口道。
曾葆華臉色微微一變,正要出口辯護幾句,岑國璋笑著答道:“薛兄,大多數百姓只顧得上眼皮底下那點小事,對天理大義根本無動於衷。在他們明白和遵行聖賢道理之前,先以利驅之,幫他們從矇昧愚鈍中掙脫出來,點燃他們心中那點嚮明之火。這樣教化,總比一邊給他們念聖人道理,一邊坐視他們因為肚子餓去行不端之事要強吧。”
薛昆林笑了,“原來益之也是信‘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岑國璋淡淡一笑,“我信得更極端,我覺得經濟是一切的基礎。在老百姓沒有吃飽飯、穿暖衣之前,講什麼忠孝仁義的大道理,都是對牛彈琴。”
一直在低頭沉思的王雲猛地抬頭問道:“益之是信荀子性惡論的?”
“回昱明公,晚輩倒也不全信。晚輩覺得,人生下來是渾渾噩噩,無惡無善,只有求溫飽、活下去的天性。順從這個天性,教之以善,就會為善;不順從這個天性,教之以惡,就會為惡。”
楊謹馬上搖頭道:“非也非也,人生而貪婪。有些人出生富貴之家,衣食無憂,卻依然貪婪無比。所以必須教以聖賢道理,才能抑惡揚善。”
“楊兄說得對。”岑國璋乾淨利索地承認道,引起楊謹和薛昆林的愕然。
你小子太沒原則了吧。
曾葆華在一邊解釋道:“益之自己說過,他最不喜歡跟人爭論,因為說服一個人是很難的的,尤其對方的想法根深蒂固,就難上加難。他喜歡用事實去說服對方。”
王雲突然開口問道,“要是沒有合適的事實,又急需說服他,該怎麼辦?”
“打到他心服口服。”
聽了岑國璋的話,王雲莞爾一笑,起身道:“我還有公務,先走一步了。”
說罷揚長而去。楊謹和薛昆林也相繼告辭。還沒等岑國璋反應過來,曾葆華也遛了。
怎麼回事?考試過沒過,給個準話啊!
打著啞迷匡自己過來,又三堂會審似的考自己。我講得口乾舌燥,連杯茶都沒喝上,你們一句沒說,揚長就走。
當我是天橋下的猴,耍著好玩是嗎!
**************
繼續求票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