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典史坐穩了一半(第1/2頁)
章節報錯
知縣胡思理先翻閱了岑國璋的結案文書,連連點頭。接著看新鮮出爐的口供,一直看到後面油墨未乾的畫押和紅手印,板正嚴肅的臉,終於擠出三分笑容來。
案子破了,還是韓府自己人乾的,韓尚書那裡,足以交待得過去。稍後寫份書信遞過去,言辭謙卑些,這事就算了結。
最妙的是,此案是本縣典史破獲,就算朝野上下,士林內外,想罵本官是韓尚書的狗,也找不到話柄。
這個結果真得妙!妙到好處。想到這裡,胡思理不吝嗇誇獎之詞。
“益之啊,不錯,不錯。到底是讀過聖賢書的,跟那些奸猾胥吏不同,知道用計謀策略,不一味地用刑逼供。好,很好!”
說罷,他把口供遞給田師爺,鼓勵道:“益之,再接再勵,爭取一鼓作氣,把土地廟吊屍案也一舉偵破。你這典史,縣衙的四老爺,就能坐得四平八穩。”
“這多虧了縣尊大人給屬下一個機會。屬下只是略有微才,全靠大人提攜,點撥支援,才能破此小案。”
看著懂事的岑國璋,胡思理捋著鬍子,滿臉的欣慰,彷彿下首坐著的是自己的得意門生。田文禮看著這一對惺惺相惜的上下級,嘴角隱隱一笑。
“對了益之,待會去戶房支二十兩銀子,這是按例的安家和官服置辦費。你現在是典史,總要做一身官服坐堂,否則的話,朝廷威儀何在?”
“謝過縣尊大人!”岑國璋大喜過望。
現在他窮得都想上街去打劫,突然有了二十兩銀子的收入,真是久旱逢甘露。
岑國璋突然間心頭一動,覺得現在是提那件事情最合適的時機。
“縣尊大人。既然韓尚書府千金遇害案已破,那此前抓到的疑犯俞夏生,如何處置?”
“這是你們西廳刑房的事,益之只管做主就好。”胡思理還在那裡置身事外。
“謝縣尊大人的信任。這俞夏生是因為韓尚書府上的案子,進了縣衙,還被韓大能等人過堂用了刑。現在真犯找到,俞夏生自然是無罪釋放。只是就此放出去,他要是到處嚷嚷,就不大好了。縣上丟了威嚴,韓尚書府上也損了臉面。”
岑國璋一邊說著,一邊小心地觀察著胡思理的臉色。
看到他左手捻著下巴那一撮鬍子,定在那裡不動,神情十分認真。心裡忍不住一樂,看樣子自己說中了胡思理顧慮所在,於是就繼續不急不緩地說下去。
“依屬下看,不如將當初經辦此案的韓大能等四人,以辦案不力,胡亂抓人,肆意用刑,險些釀成冤案為由,悉數革職,不再錄用。再每人罰銀四十兩,賠償給俞夏生。如此的話,不管府裡還是省上問起,又或者百姓物議,縣裡都能交待得過去。”
胡思理看著滿臉誠懇的岑國璋,眼睛不由地微眯起來。這小子,會順勢而為啊。他這個建議是公私參半,即有維護縣衙顏面的意思,也順帶著把仇家韓大能等人徹底坑死。
不過如此他也放心了,岑國璋真要是一味地大公無私,他反倒為難了。
“好,就按益之的意思辦。”胡思理緩緩地點頭道。田師爺在旁邊站著,玳瑁眼鏡後的目光閃爍不定。
“謝縣尊大人,屬下馬上就去辦。”
辭別知縣,岑國璋知道下一步要全力偵破土地廟吊屍案。
這案子難度更大,就一具懸在半空中的屍體,沒有任何目擊者,也沒有任何證據。自己想找出線索,只能看杜撰的生子古方對宋公亮的誘惑夠不夠大。
不過他不急著去看宋公亮的勘驗報告,先把雜事處理完,再靜下心來好好研究下,找出線索來。
先去戶房領錢。口袋裡沒錢,走路的底氣不足,六親不認的步伐都邁不出來。
見到他來,以蕭存善為首的人,紛紛起身作揖,“見過四老爺!”
韓尚書千金遇害案已破的訊息,傳遍了全縣衙。大家都知道,岑國璋這典史的位子已經坐穩一半。此時的他們,比前兩日叫得更有誠意。
蕭存善笑著拱手道:“接到田師爺的交待,我已經叫人準備妥當。二十兩雪花官銀,四老爺籤個字,即可領走。”
看到岑國璋簽字領錢,蕭存善低聲道:“我們戶房上下,想在悅雲居擺桌席面,恭賀四老爺升遷之喜。不知四老爺什麼時候方便?”
呵呵,聽說戶房是縣衙第一富庶地,裡面的人,各個富得流油,也挺懂事的,知道做人。
岑國璋哈哈一笑,“謝過蕭掌案和戶房弟兄們的美意,還是等吊屍案破了再說吧。要不然,大傢伙湊了份子錢來祝賀,我卻擔心案子破不了,辜負了弟兄的美意。這酒喝著,不美。”
蕭存善也哈哈一笑,“四老爺說得是,我等就靜候佳音。”
“叨擾蕭掌案,本官先走了。”岑國璋拱拱手,徑直走了。蕭存善看著他的背影,若有所思。
岑國璋找了兩個機靈可靠的人,把銀子先送回去。發了工資就交公,這是他一向的優良作風。
“回去告訴夫人,先託街坊鄰居,找一處合適的獨門小院,只要她覺得合適,就先租下來。”岑國璋細細地叮囑道。
現在住的那個破院子,根本配不上自家的娘子。玉娘美如天仙,放在那個圍牆只有人肩高,院門稍微用點力就會倒的地方,如何能放心啊?
有了條件,必須要趕緊改正。
“四老爺,小的姑父是房屋牙人,城西那片很熟。小的把銀子轉交給太太后,馬上就去找姑父商議。請他幫忙,肯定能幫四老爺找到一處合適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