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兩種手術方案(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老婆婆卻有超能力一般,笑盈盈便聽懂了兒子的話:“娃兒,把手擦擦,吃飯吧。”
這對特殊的母子,在這間特殊的病房內,捧著一份算不上美味的晚餐,卻吃得津津有味,感謝這世界上一切美好的饋贈。
兩人正吃著飯,病房的門被人從外面開啟,許精誠和張磊走了進來。
這對母子看到兩名穿著白大褂的醫生走了進來,立刻就停止了手上的動作,緊張又激動的看向他們:“張醫生,您怎麼來了?”
張磊笑著說道:“過來看看你們,上次不是和你們說了嗎,你們的手術可能會邀請一位主任過來幫忙,喏,就是這位許主任。”
這對母子的目光立刻移到了許精誠身上,可讓他們感到奇怪的是,這位許主任看起來還沒張磊年齡大,主任這麼高的官兒,這麼年輕就可以做嗎?
這兩人在觀察許精誠,許精誠也在觀察他們。
根據張磊的介紹,這個病人叫朱斌,今年也不過三十七八歲的樣子,可他的母親卻已經滿頭白髮,滿臉倦態,如果不是張磊提前和他說過陪護的是病人母親,許精誠估計會把她當做病人的奶奶。
這個朱斌從十幾歲開始發病,父親看自己這孩子身體畸形,出去打工就再也沒回來,這麼多年朱斌全靠母親一個人養活,他由於身體情況特殊,早年還能在家做點手工活貼補家用,這幾年病情加重基本就只能躺在床上了。
雖然早已經看過了朱斌的照片,但現在看到真人,許精誠內心還是忍不住驚歎了一聲。
真的是摺疊的人生啊。
身體嚴重屈曲,導致他想看清來人,必須側著身體,用眼神的餘光勉強看向許精誠。
難怪要安排在走廊盡頭的單獨病人,難怪別的病人都不敢靠近這裡……許精誠抿了抿嘴唇,感受到了這次病人的棘手程度。
這時候張磊問道:“朱斌,你這幾天感覺怎麼樣?”
“張醫生我就覺得胸悶的厲害,以前吸氧就會稍微好一點,現在吸氧也不太管用了。”
“我下午讓護士給你換個面罩吸氧吧,應該會好一點,但這畢竟是治標不治本,最後還是得手術治療,你考慮好了嗎,到底是選擇哪一種手術方式。”張磊問道。
早在三天前,張磊就給了朱斌兩條路。
第一條路,分六期完成手術,將脊椎全部敲碎重建,手術規模很大,難度很高,危險係數很大,但只要最後成功,朱斌就能站起來,不說和正常人一樣,但至少可以直立行走。
第二條路,則是穩妥的手術選擇,稍微調整脊椎,讓朱斌被壓迫的肺得到更多的空間,對於他的生活質量其實不會有太大的改變,但勝在手術簡單,風險小。
其實對於這兩種手術方案,作為醫生來說,張磊是傾向於第一條的。
一方面是因為這樣的大手術更能磨練自己手術團隊的能力,積累大手術的經驗。
另一方面,對於病人來說,這樣的手術雖然風險很大,但收益同樣也是巨大的,重塑脊柱,可以讓他像個正常人一樣直立行走,恢復一定的勞動能力。
但或許是因為這樣生活了二十餘年,朱斌已經習慣了這樣摺疊的人生,對於張磊口中需要打斷所有脊椎的第二種手術方案,他始終有些牴觸和恐懼,所以張磊當時也沒有立刻讓他給出答案,而是給了他三天的思考時間。
現在,時間到了,是時候該做出選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