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從不想手術失敗的問題(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方面胰十二指腸確實是時普外科的珠穆朗瑪峰,每一次攀登都會引起眾人的關注,何況這次還是在腹腔鏡下,難度進一步提升,普外科醫生們都希望能旁觀這臺手術,增長自己的見識。
另一方面,這臺手術的病人年輕時在京都也算是有頭有臉的人物,很多人都聽過他的名號,可沒想到晚年竟然不幸罹患了這種疾病。
從他住進京都醫院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月,這麼久的時間京都各家新聞媒體都在不停地報道,所有關注這件事的人都在期待一件事手術到底什麼時候能做,如果做了手術,他是不是就能逃過一劫。
而現在,眾人終於等來了這臺手術。
在得知這個訊息後,京都外科峰會的主辦方立刻聯絡了隨君雅教授,希望能將這臺手術當做這次外科峰會的演示案例之一,供參會的醫生們借鑑學習。
可隨君雅一開始沒同意,畢竟一般來說能作為演示案例的手術,主刀醫生都對其有絕對的把握,總不能給人家旁觀手術,術中還出一大堆么蛾子,那豈不成了‘手術失誤綜合集錦’了。
“這次是真的不行,這臺手術說實話我都沒有多少信心,萬一術中出了問題,到時候豈不是讓人家看笑話?”
“隨教授你別這麼想啊,這臺手術難度這麼高,就算中途出現什麼問題,那也是情有可原,但只要能學習到一星半點,那都是寶貴的財富啊!”京都外科峰會的工作人員力勸道。
“這……”
隨君雅教授還是有些猶豫,說實話,如果這臺手術只有他一個人主刀的話,他肯定會毫不猶豫答應京都外科峰會的請求。
因為他很清楚,一次這樣的學習機會,對於一名外科醫生來說是多麼的寶貴,即便手術最終沒有順利完成,但也足夠年輕醫生收穫良多了,甚至失敗的原因如果他們能夠深刻領會,也能提醒自己未來避免再犯下這種錯誤。
醫生,就是在一次次失敗中成長起來的。
當然,失敗必須是有價值的,這個病人的犧牲,應該在下個病人身上得到救贖。
隨君雅馬上就要退休了,他也不是很在意自己的名譽,如果能借此機會給年輕醫生們一個學習的機會,他非常樂意。
但這臺手術的主刀嚴格意義上並不是自己,許精誠才是真正動刀操作的醫生,他還年輕,他會願意冒著這麼大的風險,給別的醫生旁觀這臺手術嗎?
思前想後,隨君雅還是找來了許精誠,私下問了問他的想法。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許精誠竟然答應的很從容“當然可以,這臺手術確實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這次外科峰會很多偏遠地區的醫生也來到了京都,讓他們學習學習先進的外科手術技巧,也不枉他們此行。”
“但手術有可能會失敗。”隨君雅說出了自己的顧慮。
“手術總會有失敗的時候,醫生如果害怕手術失敗,那就沒法做醫生了。”
許精誠淡淡說道,毫不畏懼“至少我在做每臺手術之前,從來都不會想手術失敗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