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7:這一次一定要戰勝命運(第1/2頁)
章節報錯
許精誠是個聰明人。
前世的他,在市立醫院還是個平平無奇的住院醫師,一次和科室大佬們的聊天中,意外得知了科室全力追求腹腔鏡系統的事情。
那時候他對於這種新型的外科手術技術就充滿了好奇。
用穿孔打洞的方式,替代傳統外科手術的切口,最大限度的減少創傷,促進術後的恢復。
這種奇思妙想瞬間就讓許精誠充滿了興趣。
可最終的結果,卻是市立醫院徹底敗北,無緣腹腔鏡系統。
不過許精誠並沒有放棄,至少從腹腔鏡的事情上他明白了一件事:
未來外科領域的發展,將著眼於減少手術創傷,促進患者術後恢復。
當時同齡的醫生還在掙扎於如何主刀手術不犯錯,而許精誠則已經開始琢磨一些花招試了。
小切口闌尾炎切除術,就是許精誠二十七歲時琢磨出來的新術式。
常規六厘米的切口,患者術後恢復時間需要一週左右,那麼直接砍掉一半的切口長度,用三厘米的會怎麼樣呢?
經過無數次的實驗、操作、總結歸納,許精誠逐漸掌握了這個術式的精髓。
每縮短一個厘米的切口長度,難度都會成指數上升,但術後的恢復時間也會出現斷崖式的縮減。
許精誠曾做過一次效果最好的小切口闌尾炎切除術,切口只開了2.5cm,患者一天後就可以下地行走,活動自如。
&n的切口長度對於手術技巧要求實在太過嚴苛,稍有不慎就會出現嚴重的失誤,為了安全起見,許精誠這次還是多開了0.5cm。
做醫生,還是得求穩一點。
三厘米大的切口,許精誠再將手術器械塞入,切口瞬間就被堵得嚴嚴實實,除了主刀醫生可以獲取一些手術視野,即便是偏了一點點角度的一助,也是處於睜眼瞎的狀態。
反正杜小明什麼都看不見。
他只能看到許精誠動作,每一次轉動手指,彎曲手腕都顯得小心翼翼,每一步動作都猶如標尺計量後精準。
想來也確實是這個道理。
手術操作的空間已經被他人為控制到了最小,視野也陷入了一片黑暗中,如果再用大開大合的操作手法,難免會誤傷到組織器官。
而且考慮到這種術式的根本目標就是降低創傷,加速患者的恢復,術者的動作精準有效,也更有利於完成目標!
“不過……這樣的話,你讓我上臺豈不是看了個寂寞?”杜小明撇了撇嘴,看著黑乎乎的術野,有些百無聊賴。
一刻鐘後,許精誠似乎完成了很重要的一步,長舒了一口氣,早已經精神渙散的杜小明也回過神來,重新把視線聚焦到黑乎乎的切口處。
‘啵——’
一聲拔開暖水壺瓶嘴的聲音響起。
只見許精誠從黑乎乎的切口處費力的揪出了一截闌尾,發炎的闌尾有些腫脹,透過切口最狹窄的部位時,還需要稍微用力才能透過。
杜小明身為杜洪的兒子,擁有常人無法想象的優質資源,從小到大他看過的手術沒有一千也有八百,甚至還經常在家就這手術錄影下飯,看到精彩的手術,他都能連吃三大碗白米飯。
可今天這臺手術,如果按照他的標準,那可以吃五碗。
若不是親眼看到,杜小明怎麼也不敢想象,一臺闌尾炎切除術的切口竟然能開到三厘米,發炎的闌尾甚至差一點就沒法透過切口……
這是何等的奇思妙想。
對於醫生,這又是一臺難度多大的手術?
杜小明以前也曾看過幾臺腹腔鏡闌尾炎手術,在他的印象裡,腹腔鏡的三孔洞術式和許精誠的小切口術式比起來,竟然有種不相伯仲的感覺。
但你要清楚,腹腔鏡那可是動輒幾十萬的大玩意兒,是個醫生都要搶破了頭的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