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並不是音樂,這是日常。

而人一旦能把生活寫成歌,那這樣的歌曲,瞬間就能把人帶入當下的場景。

“...”

在草棚裡,即使是最不認真,還在回味著剛才的事情的楊巍,也在心中不斷尋思。

不一樣,確實真的不一樣。

他也是生長了這麼多年的人,從少年時刻起,他就開始聽歌了。那會兒流行的還不是現在的風格,所以流行音樂一路發展,一路就到了如今的這個狀況。

最先鋒他可能沒聽過,但是民族的,很明顯不是那麼先鋒。

就已經是迴歸純真。

而且不是那種歌手自己的迴歸本心,比如說迴歸他一開始做音樂的本心,或者說至少也是回到最開始的風格,但那也是不夠觸動到他的。

而是那種純粹回到自然,

返璞歸真,回到一切正常的山水之間,用真正的原始的旋律去構建一副當時的畫面的畫面。

“nyix ke&nu ca.

春去秋來

a vex.

心緒起伏

cyp kur cyp vit ox,

時光流轉

syp sep op.

歲月滄桑...”

而這時候,音樂也在繼續往前唱著。

因為不懂裡面的歌詞的意思,所以很難有人說能知道講的是什麼,但或許黃岩這邊是覺得,自己的音樂細胞又活起來了:

第一段他感覺有風吹來,第二段,他感覺時光荏苒。從音樂能感受到情緒這件事情,確實是不假,但是需要一定的天賦。

而回看現場...

他看了看,裡面除開楊巍這個老闆,其他的毛不意和才旺羅布是做原創的,應該也是有這樣的天賦的。

何江發了歌,雖然後續也沒繼續,但似乎也聽得入迷。

哦對,情感豐富的人也是容易感受的。

何江就是那種感情豐富的,所以連帶著,張子楓或許也是因為這個,而感受到了其中的情緒吧。

“可能,就是講的個情緒。”他如此想著。

也確實是這樣,就好像有些少數民族的說唱裡面,各種酷炫,各種押韻,但說的有點冒犯的話就是:即使是他隨便唱的別的詞,不符合實際上的意思,也不懂。

更別說能體味到人家仔細安排的各種梗。

但《不要怕》這首歌很巧妙,他其實前面詞很短,短到幾乎是聽完一遍,如果有心想學的話,也不會花上很多的時間。

當然更重要地是,輸出的情緒穩定,不冗長。

這一首歌到這裡,確實是就表達了兩個情緒:

韓升也是大概用餘光看了兩眼周圍的人,說實話,他也是擔心這樣的歌曲唱出來,未必現場的人能夠感受到歌詞裡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