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老闆,其實我已經關注東昇娛樂很久了...

停!名字都記不太熟,怕是今天早上才真的去搜了,然後下午就打了電話過來套近乎,說了幾句之後就感覺是認識了八九年了的交情。

暫時列入pass名單裡。

“哎,惱火…”

好吧,又是一個,韓升深刻覺得:

都說娛樂圈趨炎附勢很嚴重,這資本圈更是如此,有過之而無不及。

畢竟娛樂圈還要繞個圈子拍部電影掙錢,資本圈就是直接的金錢交易,自然更為直接。

甚至出現了倒貼錢也要請他們去做的人。

為啥呢?

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人家掙得就不是你這投資電影賺的錢:那錢雖然不算少,但是相比起股市割韭菜,那簡直就不夠看了。

他聽過一個說法:

到時候,電影上映之前,先囤積一堆股票。

等電影差不多上映,立馬砸錢進去,先把股價推到一個高點。

然後開始狂吹這部電影多賺錢,大家多看好這個公司,吸引股(jiu)民(cai)來接盤,自己這時候再套現離場。

這可比拍電影賺的錢多多了。

所以有時候可以看見某部電影上市後發行的某家公司股票,應聲而漲很正常,但是應聲大漲就有點奇怪了。

並且,更奇怪的是如果電影賺錢漲也就算了。

有的電影明明上映之後眼看著還要賠本,股票價格還是高位執行。

並且眼看著回不了本,正常人都會覺得這部電影就應該被放棄了,及時止損,頂多搶救一下;但實際上結果是,好長一陣了依舊是滿天的通稿吹噓這部電影有多棒。

甚至還不段買票房,買水軍,買評分。

就為了能繼續吹。

為啥?

這就又回到之前說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吸引股(jiu)民(cai)來接盤嘛。

對,說的就是某最近上映的電影,以及它的發行公司。

類似這種公司找到韓升求合作,就是要找一部確實能掙錢的電影,上映之後一頓狂吹,然後來割一波股民的韭菜,賺快錢。

但也就是這樣,套路玩的花,就離譜。

韓升對這些操作也就敬而遠之了,因為這種東西,最好還是別了。

玩這種,就跟炒房地產一樣,最後大家都去搞這些操作,沒人做實業了;大家都去股市上圈錢,沒人想著真的拍點好電影,靠電影賺錢了。

韓升自詡還有那麼一點小追求。

而且膽子真不大。

他只想把東昇文化做很久。

而不是拍幾部電影之後還欠賬,民間名聲臭了,後拍拍屁股搞個新公司繼續搞,直到翻車。

但韓升同樣也很看重這波風口找上門來的,真正想做好電影的。

這次,他放手讓公司的人去篩選。

公司也是眼明手快,當然也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意思,很快就先確定了投了一部電影,叫《沐浴之王》。

之所以說近水樓臺先得月呢,是因為這電影也是彭彭主演。

公司最近基本上都在推他。

另一位演員張子楓倒也不是公司不給力,或者說找上門來合適她的角色比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