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國內的男演員,還比較紅的,很多怎麼說呢...

基本上就是相當的不咋的,演什麼人物,都是演他自己不說。就說在戲裡,該笑的笑不出來,該哭的哭不下去,到最後呈現出來在螢幕上,倒是培養了粉絲們寫小作文的能力:

什麼不同於學院派,更帶有自我的感受力與隨性,年輕人很喜歡這種方式的演繹,頗具鈍感力。

絕了哥!絕了!

包括韓升自己看到這些,內心多多少少有一點感觸,就是內娛要完。

明明演的相當不咋的,粉絲們還各種尬吹,試圖把不好的包裝成好的,對不喜歡的各種排斥,如果路人真的坐視不管的話,那市場就會劣幣驅逐良幣,自然要完。

當然也有一部分年輕男演員,比這種好。

拋開某些靠著大製作大劇組刷臉刷資源的二代,確實也還有一些年輕男演員作品展現出了部分的亮點,但相對於同年齡的女演員來說,差的還是很多。

宋組兒,98年的,一年之後就能在《喬家的兒女》拍出落淚名場面。反觀男演員們,似乎出圈的東西,更多是受惠於流量。

這也就搞得內娛年輕一代男演員變得有些青黃不接,好容易有一個流量和演技並重的韓升出現,那基本上大家都是趨之若鶩的。

之前很多人覺得,他的流量價值大於表演。

但此刻來看,韓升明顯已經對於方法派這一條路上小有所得,應付起這些簡單角色信手拈來。

說他自己的表演系統成型還早,但這在這個年齡階段還是很不容易的,畢竟很多演員在這時候,還是隻會那麼幾個表情動作來回跑,而沒有更多的表現。

當然,這個也跟韓升內心年齡比較大有關。

演員是需要隨著年齡增長,來有一些心理上的成長的,這個是自然。

但是外人不知道,賈玲不知道。

“行,很好,就是有一點問題,太帥了,觀眾會有點出戲!”

如果是換做別的戲,那賈玲巴不得韓升各種耍帥,然後把這些都做成大幅海報張貼在電影院的牆上,一準能吸引些小女生。

但是這是年代戲,角色還是必須歸於工具人。

“這樣吧,你袖子不要拉上來,衣服換個寬鬆點的,然後穿個袖套!”

她安排著。

很快,就有人送來一雙袖套——不同於現在年輕時尚的款式,這個就是碎花布做的,兩邊加兩條鬆緊繩,就沒了。

而這麼打扮,韓升莫名其妙有點看起來好笑...

行吧,本來就是喜劇電影。

韓升也就笑。

不過也就是這場戲拍完,就宣告韓升的客串戲份,成功殺青。

...

演員戲份殺青,但是製片的身份,還是時刻線上的。

韓升之前來劇組都是最多待個一兩天,就要急匆匆地走人,跑去有《少年的你》各種宣傳活動。但這會電影已經上映,票房成績也不錯:

上映兩週已經報收17億票房,成績相當客觀。

劇組那邊也很高興,覺得這次算是票房口碑雙豐收,就想著也聯絡海外的片商,過兩天會同步在英國和米國上映一波。如果反響也不錯,可能會衝擊一些當地的獎項。

韓升對此表示支援。

不過是精神上的,身體上的他就不出劇組了。

有重要的事情要做,比如製片的工作,比如年初的《流浪地球》開始回款,比如幫助古玥演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