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後續嘛,和很多國企當時的狀況一樣,體制僵化、裝置落後、人才流失。最後再在市場經濟衝擊下“603”,一路衰敗,跌入谷底。

說起來,也就是前年吧。

六零三廠改製為文化創意產業園,去年完成基礎設施更新並啟動招商,據說有50多家公司入駐。

這才也讓來選景的劇組看上了這裡,選擇作為拍攝的主要根據地:衰敗的很早,大概90年代前後就衰落了,所以很多還保留著比較早期的模樣。

正好適合來拍攝。

“你看看,這裡的好些房子,其實都不用改外觀就能用。”

園內,拍攝已經進入正軌,賈玲一如既往地彙報進度,順便感嘆:“倒是那邊的道具佈置過的景,老是出現些新問題。”

“什麼問題?”

道具也是韓升那邊的人,他自然要關心。

“別的還好,人也挺盡心的,隨叫隨到,素質也很不錯...”

賈玲呢,也是很懂人情世故,知道說問題之前得先誇一誇,然後再提出正題:“就是在準備各種場景的時候,有好幾次都出現不應該現在出現的東西,或者出現在的地方不合時宜。”

韓升立馬點頭。

確實,這還真不是個小問題。

畢竟他是拍古裝電視劇出身的,深知這種不合時宜的東西出現在片場,導演會有多無語,甚至當場發火的都有。

比如他們當年拍《仙劍》的時候,問題最多。

什麼屋子裡拍戲,結果牆角有一個插座。

什麼外景拍戲,拍著拍著發現不遠處,居然有個礦泉水瓶子在那邊。

這些都還算人為,可以改變的那種,最蛋疼的是什麼拍遠景,結果那邊有個電視塔——那就只能靠後期給P掉了。

這種初級的穿幫細節,韓升自然知道,如果道具出這種問題還挺蛋疼的。

賈玲見他點頭,也就繼續道:“比如說鋼筆。”

“鋼筆?那時候應該有了吧。”

韓升順著話頭,配合著思考道:“難道是牌子不對麼,那時候流行的牌子不是片場擺的那個?或者片場的牌子,在那時候還沒出現?”

“不是不是,是太多了。”

賈玲擺擺手:“那時候鋼筆,多精貴啊,正常的家裡可不是隨便就有的。”

“結果桌面上的筆筒裡,隨便就好幾支鋼筆就那麼放著,有點不太符合常理了。”

確實,聽說當年鋼筆還是走親訪友,送人禮物的時候挺高階的一個東西。韓升小時候,還知道一個牌子叫英雄牌的,比正常鋼筆略貴。

但也就是略貴,沒有很特別,包括後來更是用簽字筆替代了鋼筆。

不過當年嘛,沒有簽字筆那個東西。

鋼筆確實應該挺難得。

韓升點點,笑道:“確實是個問題,我們道具還是太年輕了,80後,比你還小兩歲,估計對這些瞭解沒那麼深刻,功課做得不足。

這樣吧,我再去借個老道具給你,讓他給你把把關。”

“額,不用那麼麻煩吧?”

賈玲嚇了一跳:“其實人家也做得不差,就是注意點細節...”

她本來也就是那麼一說,希望韓升能夠敲打敲打對方,畢竟人家幹活的多數時候還是很讓賈玲覺著滿意的。

可別因為自己這件事情,害的對方遭了秧。

“這,也行吧。”

韓升想了想,折中:“那你們不確定的東西和重要場景,再讓他們把把關,別的正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