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票房明星(第3/4頁)
章節報錯
吳京主演,章子怡、張譯加盟的《攀登者》本來作為國慶冠軍的有力爭奪者,結果在國慶三部片中早早地就退出了爭奪戰。
吐槽的很多。
什麼“多餘的感情線減少了冒險的視覺刺激與緊張氛圍。”,什麼“陣容強大,但片子真的很一般,故事講得太差了,感情戲又渲染過頭。”還有什麼“節奏出了問題”。
總之,最後收歸十億的成績,是很多人都沒想到的。
十億誒?
不應該吧,這個陣容,怎麼也得十好幾億吧...
可事情就是這麼殘酷,電影如果不好看的話,你再是多麼厲害的票房明星加成,也就那樣了。
所以眾人對票房明星的期待本來降低了很多,結果韓升這麼一頂...
哦吼,又有人開始興奮了。
是不是把這件事情搞錯了,其實應該是韓升是那個票房明星,畢竟人家出道兩部戲,包括眼看著這第三部戲也是爆了?
應該是吧?
總之,真的是有時候明星捧起來的時候,大家吹的厲害;踩的時候,為了熱度也是什麼話都能說得出來,何況吳京還真的有一批黑子。
這群人踩著吳京開始吹韓升:
什麼邊緣的題材都能票房大賣,說之前明靠的全是韓升...
這就說的韓升自己都大汗,他雖然算不上說特別實誠,但也絕對不是那種喜歡吹逼的性格。果斷壓制住這些言論,奈何有些東西,真的不是他能擋住的。
畢竟吳京暫時遭遇了點坎坷之後,那個公式也就在這時候變成了:
票房明星=韓升。
...
“看吧,又來了,我就很好奇,每次我都覺得他們的本子已經全部都遞過來了,怎麼還會有新的本子啊?關鍵看著架勢,還不是隨便搞搞的。”
辦公室裡,蔣希希吐槽個不停。
她這段時間見過的好本子,尤其是那種幾億投資的,比她前幾年見過的加起來都多。
並且這還都跟一夜之間冒出來似的,甚至你要去深究的話,也會發現誒,原來也是有痕跡的,不過人家只是在底下暗暗籌備。
這就離譜。
“看看唄,我估計,是很多陳年的老專案了。”
這會,韓升已經作為一家投資公司的老闆,對這些事情有所瞭解了:“當時沒有做成,但是各種企劃書都還在。這會看著有機會,就一股腦翻出來,想要死灰復燃唄。”
並且這種事情你還真別說,不少的。
因為這是這些專案,為數不多復活過來的機會了,只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能盤活。
畢竟這些被斃了這麼多年,可能當時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比如說演員沒有找到合適的,比如說導演的檔期不行,再比如拉不到投資方...
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專案還是不成。
演員找個幾年總會有吧,導演檔期幾年之後也該有了吧,那就是沒錢投,也就是不掙錢咯。剛好,韓升是個掙錢的演員,大家也就蜂擁而至。
“也是,他們可就靠你了。”
這下,蔣希希又來了精神:“你的新片第一天2.4億,第二天3.6億,第三天小幅跌倒3億,三天破九億簡直就是大熱當期的待遇好嗎?”
再考慮到這部片子的投資,哇塞,賺翻了好麼。
有這個投資回報比,拍什麼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