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紅玫瑰與白玫瑰(第3/4頁)
章節報錯
但等到夢境變為現實,紅色卻被紅線所軟禁,好像一切又恢復如常。到這時候,反倒是讓人又想起了別的“她”,還希望別人能理解...
所以她是誰?理解什麼?
其實並不難的,這兩問題連著問出來很多人腦子裡第一時間想到了:
白玫瑰。
也就是,著名的張愛玲的“紅玫瑰與白玫瑰”。
這個講的是每個男人心中都有兩個女人,一個純情,一個風騷。而紅玫瑰象徵風騷,但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白玫瑰純情,可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著實和這首歌貼切住了。
“是否幸福輕得太沉重,過度使用不癢不痛
爛熟透紅,空洞了的瞳孔,終於掏空,終於有始無終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玫瑰的紅,容易受傷的夢
握在手中卻流失於指縫,又落空...”
而舞臺下,鄧紫其發現自己很難單獨地一段來聽這首歌,甚至大段大段的分類,也是因為曲調的變化才勉強分開。
但是真要講的話,故事性太強了。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她抬頭,就看見王俊楷坐在位置上若有所思,然後伴著間奏舒緩的曲調道:“這詞我雖然可能沒有那麼理解透,但是真的好。”
“可不麼...”
汪蘇龍感慨二連。
其實也就是經歷了之前聽他現場唱完《思念是一種病》之後,他心中浮現一種短暫的錯覺:那就是韓升的好歌,也就是那麼些吧?
可惜現在,兩首歌后,他也只能笑道:“你得慶幸他這次是壓軸唱,不然你會很慘。”
“我感覺是,連我都好喜歡。”
楊迪這會都忍不住插話:“不過我更喜歡握在手中卻流失於指縫,又落空這句...”
這兩句其實也算是關鍵點題,得不到的,就會在其身邊騷動;得到的便有恃無恐,無所顧忌。等到最後傷心離場,想要挽回時...。
卻像手裡的沙子一樣,握得越緊散得越快,到頭來只是一場空。
故事到這時候,也就很清晰了:
這是一個,關於出軌的故事,一個男人在兩個女人之間遊離的故事。
也更可以確定:
這字裡行間,都寫著“張愛玲”三個字。
所以本來理解這首歌,應該或許還要結合那本所創作的特定時代,那個二十世紀30到40年代,中西方思想交匯的大環境下,人們的情感與生活的各種狀態,以及男女關係什麼的。
然後慢慢品味出那種舊時代的味道。
所以其實陳Eason於是還有一首《白玫瑰》,也就是粵語版的版本。在這裡面故事被講的更為的深入悽美,但同樣也因為這種厚重的文學色彩而顯得較為難懂。
顯然,這裡選擇《紅玫瑰》是對的。
大家都理解到了。
“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玫瑰的紅,傷口綻放的夢
握在手中卻流失於指縫,再落空...”
歌曲最後收歸差不多的歌詞,但有的時候真的不用改太多,就能完整地顯示出其中精妙。
而這裡,甚至都不是一個詞,而是隻需要一個“再”字。
前面是“又落空”,現在是“再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