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韓升一直倡導的就是理性追星,包括支援電影,支援專輯,還是支援代言什麼的。

但是這會確實是有點被刺激了,很多人都是三刷。

搞得她都想:

怪不得那些流量團隊動不動就搞點事情,虐一下粉絲,這催生出來的消費力真的是正常狀態下不能比的。

但事情一想回來,韓升這邊從來都不是那種做幾錘子買賣的流量。

粉絲貢獻的票房雖然很好,但是如果一味關注在這件事情上面,倒也不是很有必要。所以其實到了這會,滿世界開始恭喜《流浪地球》,恭喜郭帆,恭喜韓升和吳京的時候...

卻發現其餘的還好,但這倆主演,卻已經雙雙進組了。

...

劉橋橋是圈裡著名的娛記,是那種靠自己闖出來的那種。

別人做的他能做,別人不能做的,他創造條件去做。當初有一位當紅的不行的演員,大家都想採訪他新戲的事情,一直劇組不給機會,演員也不給機會。

後來好容易等他出組了,大家守了半天,才知道人家已經悄悄去機場了,立馬就要飛國外參加電影節,其餘記者於是都基本上放棄了。

只有劉橋橋得到這個訊息後,直接一路追到機場,剛好飛機晚點。

因為演員團隊是一開始跟記者說過了,離組的時候有時間能採訪,就會給記者機會採訪。

這會也不好拒絕。

但也就是二十分鐘,那邊只給他這點時間。

結果這二十分鐘他各種問題都問的很好,最終出來報道成品質量很高,他也就一戰成名。

所以這一次,團隊也毫不猶豫地把採訪這兩人的任務,交給了他。

或者說,也就劉橋橋敢接。

採訪這倆人可都不好乾,吳京好找一點,各種關係網都能比較容易找到,但是人家拍的《攀登者》的故事是講登頂珠峰為背景的故事。拍攝當然不可能去珠峰,但是也是在QH省MYHZ自治縣境內,海拔5254.5米的崗什卡雪峰。

韓升則不太容易找到關係採訪,因為他出道以來似乎就沒有欠下過什麼人情,找他主要靠公司。但勝在人家在橫店拍攝,採訪比較方便。

思考之下,他還是先去了橫店。

其實劉橋橋早就想採訪韓升了,不過他不滿足於群訪這種事情,想要的是單人專訪那種,才能更好地面對面交流。

這次有機會,那絕對是要珍惜的。

所以馬不停蹄來了劇組。

劇組這兩天也熱鬧著呢,本來韓升宣傳完最後一波就回來了,但這個票房是誰看誰都不能平靜。於是組裡又開始一陣暗流湧動:

都說了,這些劇組裡的人都在下行期,現在多想搭上一位冉冉升起的新星?

“沒有那麼誇張,大家就是關係比較好。”

屋內,韓升聽完,皺了皺眉。

他其實不太願意接受這種資深娛記的採訪,因為這種人往往是特別敢說。不敢得罪韓升是真的,但是對別人不客氣也是真的。

“但確實是你這次成績很好。”

劉橋橋也順坡下驢:“大家都說你這次電影50億是很有戲的,甚至超過《戰狼2》也有希望。”

“第一部主演的電影就拿下國內影史票房第一,第一部一番電影起碼也是國內影史票房第二,你這會有什麼特別的感受麼?會不會自己也覺得沒想到,很驚喜?”

額,還真不至於。

這不就是按照他想象中的來的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