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曉芸很明白的是,韓升是個善於給粉絲驚喜的歌手。

當年他剛參加《音悅之旅》的時候,就曾在按理說只需要一季輸出兩三首歌的節目上,保持了每期一首的節奏,並且質量都是絕對的水準線往上。

到後來一路發展到給《仙劍》配樂,還是到去年《明日之子》的給選手作品做進階的操作。

那都是十足的驚喜與進步。

以至於韓升沒出山的這半年多時間,大家漸漸地都認為,韓升應該是把出道前儲備的和現在新寫的庫存用得七七八八了,所以要慢慢的來。

所以前陣子官宣要有一張古風主打專輯的時候,大家都驚訝了。

驚訝之後是驚喜。

很多樂評人幾乎是奔走相告,歡慶著韓升遲來的新專輯。但其實心裡也難免有那麼一丟丟擔心:隨著大眾輿論基本上都是對韓升的新專輯期待爆棚,可萬一韓升沒達到怎麼辦?

是,韓升之前發單曲是很多。

湊起來都夠快兩張專輯了。

但想想這也就是兩年之內的,分散開來,一年一專的水準,還包括了之前的積累。

所以說很多歌手最出名、最好聽的歌曲往往不是誕生在他功成名就的時候,而是在他的上升期,就是因為那時候還有很多東西可以揮霍。

揮霍完了,額,不容易上升了,可不就只能說“功成名就”了麼。

只不過,看著螢幕上《煙花易冷》這四個字,樂評人就覺得那個說法可能很難成立了,和曉芸作為粉絲更是深深被吸引:

光聽這歌名,就感覺滿滿的中國風...

更別說開口。

和曉芸自詡韓升的歌,她是全部都聽了起碼十遍以上,包括正式出道前的,就更別提喜歡的歌說聽了上百遍也不誇張。

可即便如此,當聽到這歌詞的時候,她仍然切一股濃濃的驚豔之感:

華麗蒼涼,古典絕美。

甚至,甚至好像超越了幾乎她之前聽到的所有中國風,和類似風格的歌曲。少則勝出幾分感覺,多則完全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浮圖塔斷了幾層斷了誰的魂

痛直奔一盞殘燈傾塌的山門

容我再等,歷史轉身

等酒香醇等你彈一曲古箏...”

就連章朵,這個平時只是聽歌居多的人,都忍不住張開嘴無聲地感嘆道:“哇塞,我怎麼感覺故事感一下子出來了?”

和曉芸瘋狂點頭,也無聲回道:“我也覺得是!”

但很明顯,她腦子裡想的可要比嘴裡說出來的要感嘆得多。

這並不是一首上來就熱情地歌曲,甚至有點慢熱。

但慢,恰恰留足了時間,在聽歌的時候就可以慢慢體味到歌詞中所划過去的情感。

“尤其是‘如你預設生死枯等,枯等一圈又一圈的年輪’這一句,簡直就可以直接腦補出一歌等待的悽美愛情故事。”

她腦子裡迅速翻湧著,想象著,感嘆著:“絕了。”

而章朵則沒想那麼多,或者說,她的想象力還是沒有那麼豐富。

只能開口繼續問:“這故事有什麼背景資料嗎?”

“哎,我也不知道,估計單曲簡介裡有?”

“對哦!”章朵迅速地又掏出自己手機,開始搜尋起來:

說實話,她其實很少聽歌時搜資料。

首先就是覺得麻煩,何必這樣去搜呢,而且大多數現在的歌曲哪怕堆砌了一堆可能不是那麼常用的辭藻,也依舊是聽完就能知道其中講了什麼,並且也很難說構成什麼故事。

然後就是,聽歌這種東西,要自己體會。

不能光看介紹。

畢竟如果一開始就把自己限定在一個作者設定的故事範圍裡,反倒會喪失一定的想象空間。就更別說其他的評論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