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專輯上線(第1/5頁)
章節報錯
其實正常情況下來講,市面上那都是對韓升誇獎居多的。頂多也就早期剛出名的時候,他當時出了首《成都》被有些樂評人說這首歌太俗了,沒有那種文藝青年的氣質。
也是,畢竟當時韓升是打著民謠的概念出道的嘛,吸了一堆文青粉。
而且之前也是做樂隊的。
但是呢,他都經過這麼久的發展了,音樂型別也是相當多,大家對他作品型別也是比較包容了。
或者說不是包容,是真覺得韓升都挺好。
Very咕噠!
以至於不少人會覺得,這人基本上就屬於新生代的人中龍鳳了,屬於這個時代年輕音樂歌手、甚至說華語樂壇未來發展的風向標,看著他就能看到指數漲跌這種。
所以很多人甚至覺著,作為歌手來講,韓升在某種程度上本來早就超出預期,到頂了。
也確實是按照規律來說:
他各種歌有了,民謠搖滾流行,甚至最近民族都插了一腳;還能配樂,《仙劍》可算是在業內都打出了不少名聲;當然行業外就不說了,人氣雖然是在《仙劍》爆發,但那也是韓升本人的人氣啊...
所以哪怕他就停在這會,退出歌壇。
過個十年二十年的,回顧內地的華語音樂發展史,不敢說他引領時代什麼的——現在退還確實有點時間太短了,畢竟也是以十年為單位的週期...
但哪怕這麼短,也絕對會有自己的一段紀錄。
妥妥的,毫無疑問!
以至於韓升宣佈,要發行新專輯《2017》的時候,整個業內都沸騰了。然後聽了首發單曲,《煙花易冷》,唉呀媽呀,絕了!
這些人不喜歡那種“臥槽我一聽啥也不懂,但就是知道很厲害的”。
反倒喜歡那種“聽著不錯,但有什麼特別的?”
這種業內人士喜歡,尤其是樂評人,就可以洋洋灑灑地給觀眾解釋半天這裡面有什麼什麼創新,什麼什麼亮點,以及運用了什麼什麼東西...
其實也挺常見的。
就像某部電影裡吐槽的,“現在影評人的解讀,比電影還精彩”。
放在韓升新專輯這裡,也差不太多。
所以,後續韓升第二波主打曲《偏愛》,是給自己新電視劇宣傳的,也算行吧。
但真要講起來,這歌其實也沒有特別能拿出來單獨解析的,主要是要結合電視劇一起來看才會有不同的感受。
所以樂評人真的寫不出太多東西獲得關注。
這就很讓人糾結:
如今樂壇的情況也不是不清楚,那就是一般來講,大家要關注一首歌,能去聽聽就不錯了,更別說愛屋及烏地看樂評分析——即使看,那也是吹的誇的,給錢寫的好評才有粉絲捧場。
實際上呢?真沒有多少路人看。
樂評人也是要刷存在感的,所以老是這樣要麼收錢吹,要麼認真寫了沒人看,很悲催的。
然後終於,他們迎來了韓升。
這個傢伙,早期沒簽公司,沒人給公關;中期作品高產,質量一直不錯;所以基本上是暢快評價,更關鍵的是還有不少人看。
屬實算暢快了一把。
但也就暢快了那麼一把——韓升沒發專輯前上一首歌是什麼?是去年的《不要怕》快半年了;再上一首,是《山丘》啊,那又是隔了好幾個月的。
說了這麼一大堆,最後堆疊出來的後果就是:
韓升應該已經過了大量發歌的時期,面對新專輯,樂評人對第三波主打,異常期待。
然後他們就聽到了《告白氣球》。
已經恰慣了韓升的人氣帶來的流量的樂評人呢,先是一愣,然後就開始評析起這首歌裡面的各種浪漫氣息之類的。
果斷也得到了很多網友的贊同。
而也有部分樂評人立馬就表示不滿意,不行,簡直就是大失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