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1/5頁)
章節報錯
郭帆覺著,自己從被確定執導這部電影以來,事情是越走越有點蛋疼了。
是這樣的。
2012年的時候,中影就買下了《流浪地球》的版權,當時一同買下的還有一部是《超新星紀元》,一部是《微紀元》。
最出名的《三體》,倒是更早就被人買走了。
某個…投機者。
不過中影這邊買下版權,可沒那麼懷有投機性質的,想倒賣、或者恰爛錢...
事實上,也沒有錢可以恰。
當時的大劉還只是在科幻圈子裡有一定名氣,而整體大眾認知偏弱。
所以中影買這個版權,其實是主要因為很多年前中影就決定了要嘗試科幻電影的製作。科幻題材在目前國內電影市場上是一塊空白,他們覺得有必要,有責任來嘗試這類題材的創作——當然,這也是一片藍海,沒有開發過的領域。
如今國內電影,確實已經拍了很多方面了。
但是硬科幻真的少。
然而國內觀眾心中其實也不是沒有這樣的種子,從03年神舟五號飛船首次進入太空,到去年也就是16年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發射成功。
所以國內其實是有科幻情懷的。
並且,三個版權裡面選了《流浪地球》來作為第一部拍攝,就是因為它的基礎設定裡面,就帶有濃濃的國人情懷:
外國科幻裡,一旦地球有事情就是逃離地球。
乘著個什麼飛船,到達個什麼新星球,然後開發佔領那邊...
但國人的情懷不一樣。
我們特有的家國情懷,才能提出這樣帶著地球一起離開的想法:先別管科不科學,畢竟這叫科幻不是科學,所以這種東西一下子打動了中影高層,也打動了郭帆。
兩年前,他接到一個電話。
是中影的老總。
直接就是一句:“你願意拍《流浪地球》嗎?我們請了國內外好幾個知名導演,他們都不願意拍。聽說你對科幻片很感興趣,我們想讓你試試。可是,拍得不行就換人。”
他們之前打算請的,國外知名的就有什麼阿方索,卡梅隆,羅德里格茲,斯皮爾伯格...
但人家要麼有自己的戲要拍。
要麼,沒興趣。
又找了國內幾個大導演,但也被一口否決了。他們最大的理由就是:中國目前還不具備拍出好科幻片的能力。
這樣的情況下,中影乾脆自己搞,
找個靠譜的導演把控著也行。
於是,這就又要說到那時候,我國正派出一批年輕導演去好萊塢學習先進經驗,郭帆就是第二期去的。和他一起去的還有甯浩,肖央,程思成和陸陽...
後面,這其他幾個導演。
大家也都知道了。
他也不差,14年拍了部《同桌的你》票房也不錯。按理說,可能就是先拍拍這種青春片穩固下底子,剛好那兩年這種題材也流行。
但是,他還是接了這個活。
哪怕中影一個確定的承諾都沒有,自己還隨時可能被撤掉,但郭帆也願意,他周邊的人也支援:
他本身就喜歡科幻。
當初他從法律轉行拍電影,也早就想過拍攝科幻電影,可惜沒有條件。
如今,數以億計投資的電影交到他手上,不心動都難。
然後嘛,就是長達兩年的籌備。
因為國內沒有好萊塢科幻的那種流水線,所以很多東西除了學習借鑑國外的部分經驗外,其他的都要靠自己來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