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絕不會說是給演技站臺。

“這就有一點意思了。”韓升道:“難不成是公司那邊有人聯絡了,沒來得及說?”

“我覺得不是。”

蔣希希則衝他擺了擺手,道:“這隻能說明你是真的演得不錯,不錯到了業內都認可的標準。”

“這樣的情況下,誇你一句結個善緣,她也順便算是給節目宣傳。”

韓升摸摸下巴:“也是...”

現在看起來上個節目比他想象中的效果要好,本來是打算給《仙劍》打個前哨,可能兩期都淘汰那種。到現在來一看,他也算是這節目的熱門選手了。

並且,業內也給了他相應的認可。

“還是要給他們發訊息表示感謝,然後除了這些,還有什麼嗎?”

這時,蔣希希也不忘關注除了專業口碑之外的東西:“資料方面如何,比如收視率?”

觀眾大面積好評,算是意外收穫。

但可不能只關心口碑方面,還要關心韓升這邊有沒有具體給節目組帶來相應的收益——節目組最開始請他們,可不是為了口碑來的。

甚至某種意義上,還有砸口碑的風險,畢竟打著演技派的名號。

所以韓升這邊,主要是給節目帶收視率:

“韓升和張欣一起出演,加上這麼多熱搜,我估計節目的收視率,肯定不會太差。”

工作人員點頭:“當然,不過現在都是實時收視率我們還需要計算一小會,估計三五分鐘吧。”

一群人於是慢慢地開始等。

期間開始陸續收到恭喜的電話。

當然更重要的是,演藝圈永遠是資訊流通最快,對新東西敏感度最高的圈子之一——韓升之前吧,也熱門,也各種被邀約,但是有些有門檻的東西始終對他保持著界限。

還是有些人不想沾上流量演員的標籤的。

所以光靠人氣...反正韓升也沒有站穩。

好在,如今算是有點苗頭了。

而很快,收視資料也出來了:“韓升和張欣表演的那一段最高,收視率1.387%,韓升和劉曄演的那段也沒差多少,1.311%。”

“有點低啊。”

韓升皺眉,這好像是他參加過的上星綜藝裡,收視最低的一個——好吧,說起來韓升參加過的上星綜藝也就是《嚮往的生活》這一個。

但相對於嚮往破2的收視率,這個確實略顯寒磣了點。

“話不能這麼說,這種東西要對比來看。”

蔣希希擺擺手,道:“你的看有你和沒你的時間段差多少,你看,沒有你的部分,這一段平均收視率只有...0.88%,這段就更少了,0.73%...這些平均起來,能有0.78%差不多”

“看來演技類的綜藝,大家還是沒有那麼感冒的...”

想想也是,之前也不是沒有過相關的東西,如果真的不錯,估計也不會這麼多年沒人來做。

專門秀演技,還是差了點觀賞性。

還是那種粗淺的觀賞性。

就像觀眾整天喊著老戲骨老戲骨,但當年有人真的用了一群老戲骨,拍了一部質量也絕對是頂層的《大明王朝1566》,最後收視率也不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