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麼,不太有比較。

必須承認的是,路人不太會關注明星之前和現在作品的縱向比較,更傾向於和近期其他明星的橫向比較。

電影方顯然是知道這點的。

於是很快,《全世界》就開始發力了:

某位叫“小白音樂”的大V率先發文,先是誇了一遍王非的新歌,然後提了一嘴韓升:

“相比之下,我覺得最近某位碰瓷營銷的歌手還是要多注意了。在同年齡層裡或許能趁著現在華語樂壇下行,能算突出,但也就安心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裡過就行了,別去碰其他。”

這位可是陰陽怪氣的一把好手,挑事第一名。

加上他名氣也不低。

於是水軍入場帶節奏,立刻控評完畢,然後再上了個不高不低的熱搜,掛在那。

然而韓升和山海世紀的人肯定也不會就此罷休,立馬跟著反擊。只是本身資歷擺在這裡,而且韓升這邊新歌沒發,自然沒啥底氣。

幸好,這時候網上又出現另一種聲音:

來自專業音樂人。

“這歌不該拿給王非,如果把編曲的格局改小一些,調兒降一降,原作者陳小霞自己唱可能更合適。”

以及和之前的比的:“這算不上一首金曲,但中規中矩、四平八穩幾個字,還是擔得起的。”

一時間,網上頓時喧囂開了。

吃瓜群眾們其實現在,還是很愛看這種口水戰的。

畢竟16年的網友,不像是21年的網友早就被各種瓜養得嘴都刁了。

從年初的粉絲撕X算什麼,孩子才是看點;到年中的孩子算什麼,坐牢才算爆點;又到後續,這也不過癮,那全方位封殺,各種百科資料都沒了算不算...

所以大家算是很興奮地就開始討論嘛。

藉著這個聲勢,《全世界》劇組那邊也順利地佔領高地,在這不到一小時內就全方位做出了最後的判斷:那就是韓升還是差點意思。

至於這個一點有多少呢...

喜歡王非歌曲的人就表示:

“歌壇女歌手分兩種,王非和其他歌手。雖然有點誇張,但是王非在歌壇確實以被封神,個人感覺是歌壇造神時代最後的一位了。韓升要走的路,還有很長。”

但韓升粉絲這邊其實並不能完全接受,比較理智點的,會說:“韓升作為新生代裡少有的高產且高質量的歌手,我覺得他的歌曲水平其實並不弱。更難得的就是,他的這首歌是自己寫出,然後被張建成導演所認可的,質量肯定也很高。”

以及不太理智的可能爆句粗口:“放屁,都還沒聽韓升的歌,就下定義了。”

額,似乎是這個道理。

意識到這件事情之後,其實對於《驚蟄2》那邊來說,並不是好事。

因為這樣看下來,這邊的歌就有了個先天的門檻,那就是和《你在終點等我》進行比較。

並且電影方那邊為了穩穩地贏過,直接各種手段都上來了。比如比較的時候,要帶入地位,知名度,以及其他別的東西。

“韓升還是該學著有一些規矩,需要遵守。”

但有時候,有句話叫過猶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