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號,歷經兩個月播放,《嚮往的生活》來到了第十期也就是最後一期。

說實話水果臺是非常不捨的。

要換作是電視劇,能爆到2%這種平均收視率,那絕對是能把30集剪出個45集。

但綜藝嘛,早就定好了檔期。

不像電視劇那樣又比較寬泛的調整空間,畢竟說起來當初《嚮往》能夠登陸水果臺,登陸這個時間點,也是因為之前的專案檔期問題。

所以也不能說多遺憾吧。

而伴隨著節目來到收官,粉絲們繼續熱情高漲,從各個渠道表達自己的不捨之情。

這檔綜藝現在算是已經坐實了慢綜藝開山鼻祖這個稱號,裡面的各種流程之類的都已經成為爭相模仿的物件:

話說七月份也上了個慢綜藝,照抄著《嚮往》來強行剪輯,但是撲得毫無聲息。

真是有點傻。

要是放晚點播也就算了,這正牌綜藝熱播,咋能同臺競技呢,慢綜藝都要避開走好嘛。

於是據說某個籌辦的新型慢綜藝,就也吸取了教訓,延緩了預計播出時間,並且也多加創新:就是人家是開鄉村民宿,然後兩組人分別開,分開競爭那種。

這就是一個還不錯的創意。

不過介於《嚮往》和《音悅之旅第二季》的兩大慢綜齊播,估摸著這個節目真的得延緩好一陣。

誒,說到《音二》,其實8月5日也是它的最後一期。

這節目,之前說高開低走是毫無疑問的。

畢竟,它具備了不少大爆的前置條件:前作優秀,陣容強大,經費爆棚。

但就是這麼日漸走低。

直到前幾期,播放量居然先是降速變緩,然後穩住,到後來竟然開始回升,最後第十一期的時候迎來了一波爆發。

其實這波變化,一開始有人說,是買資料了。

因為《音二》對賭的事情被傳出來,很多人覺得這是節目組自己給自己搞事情,買了資料——但實際上做資料這種事,有專業的內部網站看脫水資料,廣告商看的是那個。

而且這事其實有一個非常大的分水點:

那就是某天熱搜登頂的“音悅之旅第二季製片人被開除”,這熱搜裡,點進去話裡話外說的就是之前因為製片人的問題怎麼怎麼樣,換了原來的導演掌權,有望恢復第一季的風采。

並且這個熱搜,在週五從下午5點,一直在前三掛到晚上8點。

嗯,就這事吧...

可以品,還可以細品。

但錢也不白花,確實就是這事之後,還在追節目的人發現剪輯風格變了,內容形式也出現了一些輕重比例的調整,簡言之就是有點味道了。

不再是那種四不像,有點把握住節目的經脈。

也不一味強調慢生活,也不忽視明星,但說實話,這事也就是從更多還在堅持看節目的人裡發出。

這次的新聞,並沒有吸引大規模的觀眾迴歸,更別說額外的觀眾了。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第十一期韓升回歸。

節目終於迎來了一波大爆發。

單週播放量出來,直接比之前低谷期提升了百分之30,遠超所有人預期。這傢伙,直接把韓升的商業價值又炸上一個新臺階不說,外界吹捧之聲更是不絕於耳。

直接反響就是又炸到山海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