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流量(第2/3頁)
章節報錯
額,串臺了,但意思是那個意思。
所以韓升忙得不可開交,挨個回覆:“行,希希姐,我一會就弄。”
“照片我沒問題,發吧。”
“明天一起彙報好了,今天肯定有不少邀約。”
以及:“鄧哥是吧?我馬上就去關注轉發評論...”
說完,他點開圍脖準備操作一波。
結果上來,毫無意外地就又是一堆點贊,評論,以及@和漲粉。毫不誇張的說,韓升這些天沒有買粉,但是粉絲卻依舊成功進入數百萬級別。
這在某些動輒數千萬甚至破億的明星博主面前,似乎不夠看。
但幾萬甚至最多的時候十多萬的評論、轉發,幾十萬點贊,就也不是很多博主能達到的。
這種熱度,堪比某些一二線流量。
引得一堆公眾號紛紛蹭熱度,尤其是今晚的“《音悅之旅》最終一期,帶你回顧天才新人韓升的一走來。”
“從臨時替補到節目核心,是什麼讓韓升一炮而紅。”
“天降紫微星,高顏值新人會是華語樂壇的新希望嗎?”
如此這般,更別說評論裡本就是他粉絲的。
誇獎都已經誇膩了,現在除了粉絲誇讚,都幾乎是路人一水的囑咐:
“節目雖然結束了,但相信韓升你未來可期。雖然我不能說一直關注你,但有新作品出來的時候我都會關注的,也希望你愛惜羽毛,不要紅了就隨便接活撈錢啥的。”
“作品作品作品,記住你是靠作品走紅的,雖然你的臉也很帥。”
“你已經被圈內正式認領為當紅流量啦,希望你能給流量圈帶來新的風氣...”
...
最後一條高贊圍脖評論,毫無疑問在不久後地引起了團隊注意。
此時是凌晨時分,一切運作完畢。
這時候除了粉絲還在反覆刷屏之外,基本上路人該看的也看夠了,是時候留出空間給別的東西了。免得呆的太久,惹人厭煩。
但事情並沒有結束,很多東西還要分析,比如那條圍脖。
“流量...我算麼?”
這會,韓升就對著這個詞條很是糾結地看著。
流量們這些年的名頭可不好,基本上是“高酬勞”和“除了粉絲受眾很小”,以及“很多也是刷出來的”之類的標籤放在一起。
“你當然算,甚至幾周前就有這種說法了,不過這沒什麼。”
蔣希希縱橫圈裡這麼多年,自然明白一切:“那些人之所以被稱為流量,是因為他們只有流量這個標籤;你這麼久了才被確認為流量,是因為流量只是你的標籤之一。”
說著,還來了興致:
“剩下的,你還有很多標籤可以供大家討論,就像十幾年前的那群流行明星一樣...”
她可沒有胡亂吹捧自家藝人。
說實話,韓升現在確實有紅,所以她更多時候是希望對方能沉下起來,去精進自己的各項專業技能之類,自然不可能大吹特吹。但她也不會刻意壓制,而是實話實說:
確實就像是零幾年的那些明星們。
也都很紅,按照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流量,不過他們的流量都是源自作品。
舉個原時空裡的例子,比如張韶涵當初能一炮而紅就是因為作品,而不是因為她的長相,她背後的資本力推之類,或者這些東西都只是輔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