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完全就是個新人來著。

新的節目,加新的人,以及新的且好聽的《去大理》,讓大家對他慢慢開始熟悉起來:反正看這個節目的觀眾,是都記住他了。

然後開始慢慢了解一些資訊:

比如據說這小子錄製的歌曲,什麼時候寫出來的不知道,但都是臨時做出來的。這就代表倆意思:要麼就是他存貨夠多,直接拿出來就可以用;要麼,他就真如節目組所說的,臨時寫的...

了不得了這就。

所以這樣節目組宣傳,路人好奇,相互作用下第四期也正是讓大家期待倍增了。

...

1月15日,一群人又聚在了韓升的房間,準備觀看節目。

人,也都是那些人。

但無論是大家的心情,還是表現出來的狀態,都和第一期的時候迥然不同:

這麼說吧,如果第一次是蔣希希的面子請他們過來指點一二。那這一次,他們就是主動提起這件事情,包括上一期播出的時候也是問過。

畢竟娛樂圈的關係太重要了。

而搭上一輛娛樂圈快車,更重要。

畢竟在這個圈子裡,大牌明星的工作人員和小咖的,是完全不同的兩種生活:小咖的工作人員可能一個月三四千都不意外,大牌的可能就比翻倍還多,還會逢年過節發紅包什麼的...

所以今天就有這麼會意思了:

韓升簽約了,肯定需要人吧…

屋內,蔣希希心裡清楚這個事情,所以有點不好意思:“本來開始的時候,只是想叫他們過來幫幫忙。沒想到現在這個樣子,可能確實有點不合適...”

韓升則看了一眼那邊,只道:

“沒事,你的人我還放心點。”說著又看了看那邊,問道:“都信得過吧?”

圈內人士,保密還是很重要的。

一個明星如果身邊的人都不可信,那他可能很快就走下坡路。

所以如果蔣希希那邊有合適的人選,反倒更好:他也不需要靠這些人給他帶來太多東西,正常能夠服務就行了。

“這個你放心,肯定的。”

蔣希希還是可以保證這一點的,因為別忘了他們過來幫助韓升的前提,那就是這會韓升還不是公司的藝人,出來幫忙本身就不是多能說出去的事情,也不是多少人願意來的事情:

得足夠信任,人還得嘴嚴。

韓升也就點頭:“那樣最好了,你用起來也方便。不過如果他們出了什麼問題,或者能力不足之類的,不合適要開掉的時候,我也不會留情的。”

“那是當然的了。”

蔣希希這才臉上露出笑意,道:“這是應該的,實際上,你就應該這麼想。”娛樂圈最怕的一個就是任人唯親,很要命。

也是,多少明星的親屬擔任要職的,都蠻容易出問題。

往小了說專業能力不足,往大了說,就可能挺大的:例子也不少,遠點的章紫衣,近點的張雪瑩,都鬧得不小。

而韓升願意開人。

她蔣希希就更沒有後顧之憂了。

“對了,公司那邊怎麼樣了?”

而話都說到這了,韓升也不得不關心一下公司那邊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