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熱搜第一(第1/4頁)
章節報錯
節目組沒有違背承諾,把《去大理》放在了節目最後的垃圾時間裡;但又耍了個心機,放在第一期的最後就以前播出來了:
畢竟也沒說,放在成片哪期的垃圾時間裡吧?
所以毫無疑問,李熙珉那邊…
接連的壞訊息之後,估計又要大發雷霆了。但對於觀眾來說,這是好事情:
“這歌...”
小吃店裡,毫無疑問這首歌的前幾句一出,就已經牢牢把人吸引住了。
或者,至少正準備拖動進度條的程式設計師老哥,是肯定被吸引住了——這麼一個週五晚上本來高興和朋友聚餐,準備一起看電影的老哥,中途卻被老闆打電話臨時加班,以至於電影都沒看。
可為了生活,他也不能拒絕。
於是這種深陷於工作與都市生活的人,會有多向往“去大理”...
所以他自己看了這個《音悅之旅》。
也就更不意外,他在聽到這首歌的時候,停下了手裡的動作。
“路程有點波折空氣有點稀薄
景色越遼闊,心裡越寂寞
不知道誰在何處等待
不知道後來的後來...”
經過節目組後期處理過的版本,顯然比現場的表現力還要好一些。何況現在是垃圾時間,螢幕上雖然沒有播報廣告的聲音,但廣告還是在的,所以只能聽聲音。
這種東西,放在平時是不利的。
但是放在現在,反倒更有那種遙遠的想象。
程式設計師老哥彷彿聽著歌,就已經踏上了去大理的路程。又似乎如同預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這趟旅途竟然是在迷茫中開始和前往的。
就這一段,完全就高出其他的這種歌曲了:
如果說其他“去遠方”的民謠歌曲裡,只有理想化的想法,很美但是又難免有點空;那麼這首歌裡,就多了更多對現實的思考。
“看起來像是提出了一個解決方式作為開頭,但實際上接下來又提出了新的疑問,這個方式真的有用嗎?”
很多人遇到了一堆問題。
對生活不太滿意,臉上少了笑意,就想著去向理想中的遠方。
然而接下來歌手卻以一種很現實的角度告訴他,等他真正去的時候,就會發現即使是上路了,現實其實還是一直在的,於是又陷入了對理想的懷疑。
這段其實是更符合普通人的心思的。
因為就像程式設計師老哥這樣,不是文藝青年的人,偶爾幻想,但不能一直幻想。
“這歌不錯...”
他心裡默唸著,打算一會聽完,就去聽歌軟體上把它下載下來多聽聽。
“誰的頭頂上沒有灰塵
誰的肩上沒有過齒痕
也許愛情就在洱海邊等著
也許故事正在發生著...”
然而他還沒想完,歌詞已經到了副歌部分。
意境再上一層:
先是理想美好,然後是現實慘淡,但到了最後,還是要對未來抱有美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