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道試上的驚喜(第2/2頁)
章節報錯
鄉試以下考試的隨意性很大,幾乎就看主考官個人興趣和意願,由此可見一般。
李士實大宗師這次就是不走尋常路,用避免經義失傳為藉口,以《春秋》、《禮記》定等次,能同時默寫章節和編出八股文的當稟膳生員,能編出八股文的當增廣生員,能寫策論的當附學生員。
這對於方應物而言是天大好事他恰恰是治《春秋》的!
穿越之前那個方應物前身,別的不行,死記硬背功夫好還可以,一本《春秋》硬是讓他背下了,所以現如今方應物默寫《春秋》是沒問題的。只要再編一篇八股文,那麼進入縣學後直接可以充當稟膳生員了!
卻說縣學生員分三等,第一等級是稟膳生員,領取國家稟糧;第二等級是增廣生員,地位低一點;第三等級是附學生員,地位更低。
剛考中秀才進學的,只能充當附學生員,然後在歲考等考試中成績出色,才有可能升為稟膳或者增廣生員。
現在大宗師別出心裁搞了這麼一出,方應物倒是非常意外和驚喜,心裡爽的像六月天吃了冰鎮西瓜。
中秀才不算驚喜,他已經有足夠心理準備了,但是中了秀才不用苦熬升級,直接變成每月領取國家補助六鬥糧的一等稟膳生員,那絕對是大驚喜。
而且稟膳生員很容易取得鄉試資格的,不像大多數增廣生和附學生那般充滿不確定性。
要知道,鄉試資格也是限定名額的,並非中了秀才就萬事大吉。淳安縣底蘊深厚可能有一百多秀才,但能參加鄉試的不超過四十個。
方應物有點不能相信,這難道是大宗師主動投桃報李麼?前天偷偷見面時,倒也簡單聊了幾句學業。
若確實是大宗師故意為之,那他真是個在小地方很精細、很有創意的人,這種時機都能憑空製造出來,不愧是幾十年後創意大到了敢跟著寧王造反的人。
胡思亂想了片刻,方應物按下心思,開始提筆答卷。這個過程很順利,四書題有腹稿,很快寫完;但春秋題倒是廢了一番功夫,默寫完題目所在章節後,又費了兩個時辰,才湊出一篇八股文。
謄抄完畢後,方應物起身交了卷子,自有小吏收卷糊名。主考官李大宗師又將方應物留下,問了幾句話,算作面試。
李大宗師問:“論語中子曰二字最多,以此為題,汝可試著破之。”
這是對八股文技術的小考驗,方應物通篇大文章水平一般,但對開頭幾句的小技巧還是有點心得,當即模仿八股文破題格式答道:“匹夫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
李大宗師又刁難道:“以你名字方應物為題,如何破之?”
方應物想了想,答道:“姓方為做人之本,名應物為處世之道!”
這破題意思是做人要方正,處事要應物李大宗師大笑,揮揮手讓方應物走人了。
有幾個和方應物一同從縣試、府試考過來的童生看到這一幕,心中豔羨不已。
此人雖然小小年紀,但真乃天之驕子也,縣試、府試、道試三關都被主考官留下談話面試,這是什麼好機緣?
傳出去也足以小小揚名了,同時被三級考官重視的人能差的了麼?必然被視為眾望所歸的人才。如果不出意外,這次道試題名錄上必然有方應物的名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