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章 太后有旨(求月票!)(第2/2頁)
章節報錯
覃昌站了起來,對方應物道:“皇爺命我前來在此等候,並要向你問話。”
方應物聞言頗有感慨,一是感慨天子太他孃的死腦筋了,一定要從他嘴裡摳出點話麼?
二是感慨天子還不算徹底老糊塗,知道派覃昌來問話而不是派梁芳這種人。由此可見天子有點明白事的。他知道若想聽到原汁原味、不偏不倚的轉述,就得派中立性強的覃昌出來,否則傳到自己耳朵裡的話必然都是經過扭曲加工的。
所以成化天子這性格一屬於我明白該怎麼做但我就是不想那樣做的執拗。
三是感慨覃昌在這個地方問話,到底是故意還是失誤?沒看見周圍其他人臉色都產生了變化麼?
確實,此刻門房裡其他講官聽到覃昌的話,未免都生了幾分異樣的情緒。天子先派方應物拜見太悳子,後派覃昌在這裡等著問話,還能問什麼?
毋庸置疑,肯定是問太悳子之事!在此敏感時期被垂詢國本之事,這方應物的待遇實在是令人情何以堪,至今連內閣裡的宰輔也沒聽說過被天子垂詢此事的更別說一群只能算候補內閣的講官。
如果諸位東宮講官知道,迷信神佛的天子是因為方應物有點星君下凡的意思所以才好奇的召見垂詢,估計會吐幾口血,然後疾聲大呼“不問蒼生問鬼神!”
方應物知道自己現在有點醒目,忍不住道:“小子何德何能,焉敢承蒙陛下以國事垂詢?朝臣眾多,還望陛下另擇賢良。”
覃昌卻不管方應物什麼心情,直接問道:“太悳子如何?”
果然是這個問題一.方應物公事公辦的答道:“有明君之相也。”
覃昌掃了方應物一眼,又問道:“常聽人說太悳子有明君之相,究竟何為明君之相?”
方應物繼續很麻利的回答:“秉性謙和,胸懷若谷,禮賢下士,善於納諫,聞過即改。”不過他還是在心裡吐槽著補充了一句:其實就是耳根子軟的面瓜。
覃昌點點頭,正要說什麼時,突然有小內監飛奔而來,跑進了房中,對著眾人道:“仁壽宮有旨!召司禮監太監、內閣大學士、東宮講官、方應物等人至文華殿!”
眾講官包括覃昌在內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聽到這道旨意麵面相覷。
只有方應物心知肚明,感嘆一聲訊息傳得好快!大概周太后已經知道訊息了,要正大光明的處置此事。
說起這周太后,出身京郊農戶,不讀書沒文化,鬧過不少說出去簡直貽笑大方的事情,在朝臣眼中是個很粗俗無禮、又愛斤斤計較的老太婆。再加上週家的張揚跋扈,朝臣們心中對周太后大都不太瞧得起。
但周太后的地位始終無可動搖,從英宗朝一直持續到未來的弘治朝。全因為她做了兩件事情,第一件就是生下了成化天子,第二件就是保護了當今太悳子朱佑樘。
如果不是周太后真心實意的疼愛孫子朱佑樘,處處嚴加保護庇佑,只怕朱佑樘早被一手遮天的萬貴妃暗害掉了。至今太悳子仍然住在周太后所居的仁壽宮,而不是正式獨立居住在東宮,非不為也,實不敢也。
所以說,周太后雖然幹了很多糟爛事情,甚至引發過大明朝第一次群臣集體叩闕事件,但她所做的唯二兩件正確事情卻都是無以倫比的大功德。
儘管這個老太婆是如此的招人厭煩,可是也風光三朝最後大富大貴的善終了,政治大抵′就是這樣。(未完待續。『本文字由破曉更新組 提供』。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