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棉花不屑的笑了笑,“只不過起了狡兔三窟的念頭。妄圖左右逢源佔盡便宜而已......”

原來這周侯爺之所以出手幫劉珝渡過難關,而不是幫本該同一陣線的劉棉花,也是有他“成熟”的考慮。

如果當今太子不被廢,那周家自然無虞,周太后撫養、維護太子的恩情足夠保周家未來富貴,只要周家不造反就不會有事情。

但若太子被廢(目前看來可能性非常大)。那周家將來就要打個問號了,太后在時還好,太后若不在了就要遇麻煩。

所以周侯爺不免生了狡兔三窟的想法,還是覺得分散風險為好。這次幫著劉珝,也算是交結上另一條線。

另外說起內閣,萬安是宮裡萬貴妃的死黨,萬貴妃與周太后仇怨又很深。所以周侯爺絕對不可能對萬首輔示好;而次輔劉棉花已經與太子綁在一起了,周侯爺沒必要再去交結劉次輔。

故而周侯爺想要分散風險,那麼唯一的選擇就是交結第三位大學士劉珝。估計劉珝也不排斥周侯爺靠近,兩邊各有所需一拍即合也在情理之中。

雖未曾親眼見到,但也能理順前因後果。方應物連連讚歎,貌似很誠懇的誇道:“老泰山目光如炬,果真高見!今日就此作別......”

“不要給老夫戴高帽,老夫不信你想不到這些。”劉棉花根本不吃方應物的拍馬逢迎,一針見血道:“你這是故意岔開話題麼?還是來先談一談那位孫夫人的事情罷。”

方應物仰天長嘆道:“此中一言難盡!”

“老夫懶得聽你這些風流韻事,只想問一句,你對東廠如臂指使,和孫夫人有關係?聽說那孫夫人深得廠公汪太監信任。”劉棉花好奇的問。

關於這個問題,方應物不知道怎麼回答才對,最終只能苦著臉點了點頭,“是汪太監當年在榆林時,從我身邊搶走的。”

劉棉花又若有所思道:“有權有勢的大太監,享受幾乎都要比照常人。比如在京城廣置宅院,又比如一樣要納嬌妻美妾擺著看,而且還有五花八門法子的找兒子的。

這孫夫人在汪太監身邊雖然沒有名分,但應該類似於侍妾身份,汪太監居然容忍孫夫人與你**不清......”

說到這裡,劉棉花突然眼神極其詭異,盯著方應物沉吟不語。這叫方應物不由得緊張起來,難道老泰山猜測出了什麼?

劉棉花矚目良久,直到方應物頭皮發麻時,才開口道:“汪太監有求於你?是不是......想透過孫夫人與你借種生兒子?所以才會不惜餘力的幫你?”

方應物目瞪口呆,對老泰山的想象力深深拜服。不過想來想去,方應物發現自己只能熱淚盈眶的重重點頭。

劉棉花拍拍方應物肩頭,嘆口氣道:“吾輩忍辱負重何足道哉......老夫非常不認同你的做法,但也表示理解。”(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PS: 第一更,還有一章,爭取12點搞定,如果晚點會兒也請諒解!

本書來自 品&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