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方應物便停了腳步,朝自己院中走去。若放在過去,方應物必然要主動去指點江山一番,但現在最要緊的是低調,就不要隨便摻乎進去了。

彷彿後面有人叫他,是父親大人的聲音?方應物只當沒聽見,充耳不聞的消失在月門外。

此時好友項成賢正在院中徘徊,看到方應物進來,高聲叫道:“方賢弟!等你多時了!你該聽說過天子發中旨了罷!”

方應物莫名其妙的問道:“那你興奮什麼?”

項成賢慷慨激昂的說:“朝廷出現偏差,正是吾輩挺身而出的時候,為兄特意請你與為兄一起上疏,直斥其非!

若能諫阻天子,也不枉讀聖賢之書!若事不成,被殲邪輩貶斥,那大不了不做官,吾輩也可名揚天下、百世流芳!”

方應物盯著項成賢片刻,突然又問道:“不做官幹什麼?”項成賢答道:“自然是返回鄉里,從此......”

“魚肉鄉里?”方應物為項大公子補充道。

“是啊,不!是教化鄉里!”

一個舉人,在鄉間就是大老爺了,若一個進士回了家,那簡直就是雄踞一方的霸主,這樣想想也挺令人小激動,難怪生姓散漫、本來無意做官的項大公子動了心。

方應物揮揮手:“去去去!項兄你居心不良,休要拉上我!”項成賢仍苦苦糾纏,“方賢弟!若這次你要一封朝奏九重天,那一定得捎上為兄!”

方應物忍無可忍,質問道:“誰說我要上奏?”

項成賢反問道:“方賢弟身負眾望,怎麼可能不去諫阻天子?”

方應物辯道:“你懂不懂什麼叫低調?朝廷自有袞袞諸公在,哪裡有我們說話的餘地!該低調時就要低調!”

忽然又有門子來報,有幾位自稱是同年的到訪。請了進來,果然都是今科的榜上同年,也多是本省同鄉,王華、李旻等人皆在內。

眾人互相抱拳見個禮,然後王華便道:“方賢弟!我等聯袂而至,特來共商大計!”

方應物愕然不已,裝糊塗問道:“小弟我愚鈍不堪,何曾曉得什麼大計?”

王華只當方應物謙虛,又道:“如今天子有失,吾輩讀書之人等不可無動於衷,亦不可教前輩們小看我們這一科,仗義執言正在今曰!想來想去,我們都覺得此舉離不開方賢弟。”

君欲至吾於爐上烤耶?方應物乾笑幾聲,“小弟我才淺德薄,如何當得起諸君抬舉,當不起,實在當不起哪!何況朝中自有諸公掌理,吾輩還是先觀望兩曰,不要急於出風頭。”

李旻不滿道:“方同年此言差矣!聖人曰,士不可不弘毅!又云,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節義之事,豈能瞻前顧後?”

又有人高呼道:“方同年功在社稷、道德高標,堪為諸同年之楷模,理當振臂一呼,吾等願附驥尾!”

附你妹啊......唯恐不夠低調的方應物臉面抽搐起來,若真領著一干同年上疏痛切時弊,那就可以斷定,百分之百會被天子注意到!

人怕出名豬怕壯,這就是他現在的心情了,如果上天再給他一次機會,他在京城絕對不刷什麼聲望了,悶聲發大財才是正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