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應物立刻停住了腳步,可以判斷得出,他們正在談論的這個人事訊息,必定是關於自己的!一個非三鼎甲進士直接當翰林院編修,那是值得在任何一個衙門當談資的。

所以方應物才停步不前,並豎起了耳朵仔細聆聽。要給別人充分的空間,自己這當事人若上前去,那豈不打斷了他們的談興?等他們表示完羨慕妒忌恨,那在上前也不遲,反正方應物堅決不承認,這是自己虛榮心作祟。

“我也聽說了,今次天子用人實在有失聖明,必是被左右奸人蠱惑!”另外一位官員突然很激動的高聲道。

這聲調把躲在樹後偷聽的方應物嚇了一跳,然後內容把方應物又嚇了一大跳,這是正在批判麼?

又有人喝道:“朝廷官職皆為公器,豈可濫賞?這樣下去,如何了得?”

這輿論風向不對啊,方應物只感到頭皮發麻。難道他做入翰林不該是眾望所歸順理成章麼?

先前發話的人再次鼓動道:“不循正道,必成大患,日後朝政何去何從?吾輩不能一言不發,不能坐視小人當道!”

方應物感到自己呆不住了,頭頂直冒汗,連忙轉身就要離開,這情況與他想象的實在不大一樣。

忽然身後人群裡有人高叫:“那不是方會元麼?何故來了又去?”

方應物無奈,只得又轉回去,對眾人拱拱手見禮,但又不知說什麼。那最年長者便開口道:“方老弟清名卓著,這次正好與我等一起上書!如何?”

方應物愕然,請自己聯署上書是什麼意思?哪有自己彈劾自己的?

旁邊有人很體貼的解釋道:“方老弟還不知發生了什麼?如今已經有確切訊息,天子要發旨用方士李孜省為右通政、鄧常恩為太常寺少卿!仁人君子孰可忍乎?”

原來他們罵的是別人,不是自己….方應物愣了愣。敢情他們議論的是這件事,也就是引起君臣之間巨大紛爭的傳奉官事情。

那最年長的官員高呼道:“方士不過是裝神弄鬼之小人,未經學校、未經科舉、亦無尺寸之功便驟得高位,先例一開,後患無窮、朝中永無寧日!吾當不惜此身上疏諫阻天子,請諸君助我一臂之力!”

眾人便一起答道:“自當助力!”

那人又轉向方應物:“聽說方老弟當年還是十五六少年時,便能捨身救父忠孝無雙,今日若天子失德,想必方老弟不會袖手旁觀。”

明知道對方是想拉自己的虎皮造勢,但方應物仍應付了一聲:“大義當前,必不叫前輩失望。”

他心裡卻無奈的想到,天子是下了決心繞開文官,直接安插親近之人為傳奉官,任何文官都應該拿出百分之二百的精神進行抗爭。

可是自己的編修官職還在天子手裡捏著沒下發,若蹦躂得太積極並惹怒了天子,把自己的編修蹦沒了怎麼辦?那哭都沒地方哭去。(未完待續,本文字由破曉更新組 提供。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到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