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臨清有了這樣遭遇,方應物優哉遊哉的心情像是鳥兒一樣飛走了,甚至恨不能像鳥兒一樣插上翅膀飛回京城去。一路上便不敢再耽擱時間,用了最快的速度直奔京師。

三月初時候,方應物到達京東通州碼頭,稍作休整後在清晨趕赴京城。大約在午時從崇文門入城,然後按照規矩先去了兵部,將欽差關防繳還給兵部。至於王命旗牌,早就被旗牌官送回南京去了。

隨後方應物又在散衙之前趕到西城都察院,報上名字掛了個號,表示差遣正式結束,等待都察院詳細考察。

上述這些乃是國朝欽差回京的規定程式,等都察院考察完畢有了結論之後,朝廷才會安排下面的工作。

方應物從都察院出來後,公事算是暫時結束,可以回家歇息了,正所謂先公後私也。

到了方宅衚衕口,方應物忽然渾身放鬆了下來,回家的感覺畢竟與外面不同。

恰好一陣和煦的春風吹拂過臉面,方應物閉上眼睛,深深吸了一口氣,這就是家的感覺麼。

方應物剛剛默唸了一聲“回來了”,耳邊忽然傳來長隨兼護衛方應石的聲音:“小心!”

方應物睜開眼,忽然一團不知從哪來的灰塵順著風向灑到了臉上,險些將眼睛給迷了。他還沒反應過來,又有一片紙打著旋兒糊在了自家額頭上。

方應物手忙腳亂的將額頭上的紙扯下來,低頭看去卻是一張常見的黃紙,燒黃紙的那種黃紙。

略晦氣!方應物丟掉黃紙。加快了步伐,準備回家洗掉這股晦氣。

可是他走到自家大門前時。入目所及之處,是一地的灰燼。塵土時不時隨著春風起起落落,以及若干沒燒盡的紙燭燃香......

誰家死人了這是?方應物勃然大怒,指著門前狼藉對自家門子喝問道:“這是怎麼一回事?你是怎麼看門的?”

門子萬分委屈,“小老爺有所不知!這段時間總有百姓跑到門前,說是要拜小老爺你這星君,小人哪裡全攔得住!只能勸他們將祭品取回去,免得糟蹋了食物,不然就是滿地的豬頭燒雞了......”

方應物聽得目瞪口呆,站在門內仰天長嘆道:“世間盡是愚夫愚婦。可悲,可悲!”

早有王英在前面回家報信,等方應物進了家門,父親方清之已經在堂上等候了。

在外面先公後私,是先將公事交待清楚了才可回家;到了家裡還有先公後私,那就是要先拜見過父母長輩。

方應物規規矩矩的行大禮拜見過父親,而後站起來答話。方清之問了幾句差事,方應物簡單將自己的作為說了一說。

最後方清之嘆道:“雖然只是治標不治本,但你沒有足夠時間。半年裡能將治標做到如此地步,已然很不錯了。”

方應物稍稍訝異,父親大人有長進啊,居然能看得明白了。方清之又揮揮手。吩咐道:“你先回屋洗漱,晚間與為父一起用膳。”

回到西院,方應物洗漱完畢。與小妾其樂融融的溫存片刻,又逗弄了幾下兩個兒子。然後與父親用膳去。

君子食不言寢不語,吃飯時話不多。場面略沉悶。飯後父子到了書房,並落座用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