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反對越激烈,阻力越大,這也能叫好?”愣了愣,再次發現自己跟不上方應物的思路了欽差大人到底想什麼?

方應物點點頭,“確實很好。都在關注清理田土這一條,那麼就沒人為了均平耗米、強迫富戶捐輸等其他幾條鬧了罷?”

“.”唐員外無語,此後陷入了自我懷疑之中,難道是方大欽差胸有成竹,而自己卻杞人憂天了麼?

想想也是,焦點高度聚集在清理田土這一項,那麼其他幾項阻力就小多了。與被刨根問底清理土地比起來,加點損耗、被逼捐點米實在不算大堊事了。

即便清理田土事務不了了之,憑藉其他幾條措施,徵糧任務總能完成得八九不離十——莫非這就是方欽差的策略?

生怕方欽差因為輿情而心煩意亂,便主動寬慰道:“其實議論也不全然是反對的,亦有許多人讚譽大人你。”

方應物饒有興趣的問道:“如何讚譽的?”答道:“有不少貧民稱讚大人你是除暴安良、殺富濟貧!”

方應物愕然,“是不是還有替天行道?”驚道:“原來大人也聽說過了!”

方應物無語,這說的是欽差大臣還是綠林好漢?想想確實也差不多,自己幾條措施都是從富戶身上拔毛,難怪讓貧戶產生若干錯覺。

送走,卻又見小妾瑜姐兒的族親王魁從杭州趕到了。方應物大吃一驚,“你為何來的如此之快?”

王魁雖然現在貴為富商大賈,但在方應物面前仍然很放低身段,“自從得了你的召喚,我可不敢耽擱,與族兄說過後,便立刻日夜兼程的往趕。”

方應物稱許道:“來得好,如今又有大買堊賣用得著你!這次要委託你去湖廣買米,然後輸送至瓜洲倉,拿了回票便可在府縣充當稅糧。

蘇州人對此尚心存疑慮,請你給他們做一個範例,引導本地富商有樣學樣。湖廣糧道參政是我那老泰山的門生,我修書一封請他照管協助,你大可放心去。”

王魁二話不說便答應下來,然後才道:“數量少了沒什麼示範意義,還是需要大本錢。我先從杭州調動銀兩過來,然後便可出發。”

方應物指了指廂房,“不必再從杭州搬銀子了!本錢都在那裡,有幾萬兩現銀,我再撥軍士護衛你,足可無憂。”

王魁拍著胸脯一口答應下來,幾萬兩銀子的大買堊賣就此隨隨便便的敲定。然後兩人才閒談起來,之前數年未見,自然有不少閒話說。

王魁想起路上見聞,也為方應物擔憂,“我在路上時,聽到過別人議論,實在擔心你手段過於激烈,激起了事故未免就不美了。”

對王魁這樣的人,自然沒什麼可隱瞞的,方應物推心置腹道:“老實對你說,清理田土本來就不設預定目標,找一兩個大地主立威,並能恐嚇一批人自首那是最好了。

無論清理出多少田畝,其實都是賺的,多出來的都可算在今年徵糧任務裡。

至於以後.…本官還管不了那麼遠,能管好今年、完成朝廷的督糧差遣,那就問心無愧了。”

王魁仍然很擔憂,“你的想法雖然可行,拿幾個大戶來立威也不是不可行。但還要注意些吃相問題,正所謂師出有名。

如果做得太明顯,別人一看你就是故意尋釁找那些大戶的不是,那與太監王敬這種人有何區別?若真如此,你反而落了下乘,對名聲不太好。”

方應毫無壓力,“但請放心,你也不必杞人憂天,我早就想到了這點!到了時候,自然會有人跳出來作死,而本官便奉順討逆!”(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dinc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