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惡有惡報(第2/2頁)
章節報錯
以國朝制度和慎殺思路,涉及到處死人犯的案件都要上奏朝廷複核,甚至有時候要將人犯遞解到京城去聽候最終判決並執行。
但王命旗牌卻有一項特權,那就是可以在非常時期,欽差為了穩定局勢可先行將人犯問斬,然後再上報朝廷備案。這大概就是民間“先斬後奏”傳說的由來之一。
所以在法理上,被賜予王命旗牌的方應物不同於普通官員,以平息民憤為藉口下令將為禍蘇州的主犯爪牙先行處死,是完全不存在任何問題的。
只是一口氣殺三十五個人,確實也夠驚世駭俗的,一般只有在剿滅匪患叛亂時,才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方應物又道:“其餘爪牙從犯,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本官判罰為苦役三年!”
人群繼續表示非常歡迎!投靠王太監的惡棍大概有一二百人,平素都不是什麼好人物,大都是橫行市井欺壓良善的貨色。
如今這幫人被欽差大臣一網打盡,殺頭的殺頭、判刑的判刑,蘇州城街面上可以清靜一下了!沒有人不歡迎這樣的情況。
剛從方應物的鐵腕中回過味來,有的人想起了這次蘇州遭難的主要人物,便開口高聲問道:“斗膽問欽差大人,一直未有聽到,那採辦太監不知要如何處置?”
方應物答道:“採辦太監王敬乃欽差身份,本官雖無權拘押,但經過本官當面斥責並曉以大義後,他已經答應明日清晨便離開蘇州府,從此不再返回。本官也只能盡力做到如此地步了!”
方才聽到要處死三十多人的決定,民心震驚之餘也就漸漸消了氣,對太監王敬也就不那麼憤懣。
既然沒有窮追猛打的心思,又聽到方應物這意思,是要將荼毒蘇州的採辦太監徹底驅逐出境,那麼也就可以了。畢竟王公公是欽差太監身份,這已經是方大人能做到的極限了。
如此人群又忍不住開始歡呼雀躍,驅逐王敬、拘押王臣、其餘主犯被斬首示眾,從犯被罰以苦役,民意終於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他們聚集起來抗爭,沒有白辛苦一天,正所謂老天有眼,惡有惡報!
雖然今天從頭到尾,百姓們除了跟著方欽差跑來跑去,並充當背景之外,彷彿什麼也沒有做,但並不影響慶祝的心情。
無論怎麼說,他們也是親身參與了大堊事件,並安安全全的達成了目的,還能有什麼更高的要求?
此時夕陽西下紅霞滿天,但百姓圍著方應物久久不願離去。方欽差則與鄧副指揮商量著技術問題….
#阝副指揮為難道:“斬首要用特製大刀,否則沒那麼容易砍得下來,衛所中倒是有幾柄,但同時要砍三十多人,還是難辦。”
方應物若有所思,“既然如此,那就一批只砍三四人,每日砍一批,允許百姓旁觀,砍完便示眾。那三十五個人犯分為十批,差不多十日後便可結束。”
.那副指揮愕然片刻,然後苦笑幾聲道:“下官遵命!”
這欽差大人真是好心思,本來今日之事算是結束,也許熱門個兩三天,便也就差不多淡了。
但連續十天砍人並斬首示眾,等於是把過程硬是給延長了十天,至少熱門上半個月,其中增加的聲威不可盡數。(未完待續。『本文字由破曉更新組 提供』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我把你,藏在心中,心中便多了一份安暖;我把你安放在文字中,便豐盈了我的文字;我把你放在夢裡,夢裡便是嫣然,我用五彩的墨筆為你,描繪愛的心語;我攬天邊的雲朵,為你織就夢的綵衣,任年華染春素秋,與你對坐光陰的門扉,聆聽風花雪月的呢喃,踏蘇堤春曉,臨世外桃花,循著花香,聽風沐雨,共一路旖旎,用真情綣繾,寫就心靈最美的詩篇。
我用心,於五月的芳菲中,裁一朵明媚,邀你入畫,畫一幅相遇如花,看花兒在風中嫵媚,為你清新淡雅,為你奼紫嫣紅;畫一幅折柳寄情,相思的渡口,聚散兩依依,百轉千回,續寫愛的輪迴;畫一幅江南煙雨,那油紙傘下望穿秋水的期盼,散發著丁香一樣的芬芳,唯美了千年浪漫的詩篇;畫一場浮世清歡,彈高山流水,挽薄風入弦,素心若雪,相依雲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