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通判低頭道:“下官不敢做此想。”

方應物話頭一轉:“現在情況就是,今年連帶往年拖欠,必須要起運三百萬石以上。既然你講的這麼明白,那麼你想出解決之道沒有?”

關通判無言以對。這話問的,他要能輕易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那他還在這裡當什麼通判,當戶部尚書都夠格了!

方應物緊盯半晌,見關通判不能回答,便高聲訓斥道:“多少事情,都是壞在怕事畏難,互相推諉上面!說起來頭頭是道,做起來手足無策,下筆如有千言,辦事卻不得一法,有何用哉?”

欽差口氣異常嚴厲,關通判當中被抓住訓斥,只臊的滿臉通紅,恨不得找個地洞鑽進去。

訓斥完關通判,方應物又對眾人道:“朝廷委派本官做這個欽差,不是聽諸君訴苦來的,今晚將話放在這裡,本官不講原因,只要結果;不聽困難,只要辦法!”

方應物的高壓氣勢,讓堂中眾位官員感到喘不過氣來,心裡忍不住嘀咕幾聲,這位欽差年紀看著不大,氣場卻厲害得很,難怪人稱京師之虎。

一片死寂中,半晌沒有說話的李知府忽然開了口,“想來方大人胸有成竹,不知有何良策與我等共聞?”

這句話說出來,頓時讓幾乎窒息的眾人重新活泛起來了。欽差不能只會拍桌子訓人啊,你也沒有辦法,又何必強求別人?

方應物坦然道:“本官確實有些個想法,不過仍須進一步核定。而且前期有些事情需要做,還請諸君群策群力。”

李知府問道:“不知方大人有何吩咐?”方應物答道:“請各縣上報,歷年錢糧數字,以及拖欠狀況。”

李知府點頭道:“這個容易,各縣文牘皆有現成的,抄一份給方大人就是。”

方應物繼續答道:“還有第二件,請各縣清點田土,將一百畝土地以上的人家編輯成冊並點清數目,報到本官這裡來。”

李知府皺眉道:“這可難辦得很,還請方大人三思。”

這確實不好辦,第一,土地很難精確統計,又瑣碎又費力氣;第二,按一百畝這個標準,全加起來怕不得有上萬家,完成登記是件工作量很大的事務。

第三,還得考慮到對民間的影響,又不是修戶籍簿的時候,官府突然開始清點大戶人家,只怕會惹得謠言紛紛,人心惶惶,最後還是他們這些地方官不好做。

方應物冷眼旁觀,洞若觀火。按照手下孔目的建議,這算是一次試探,如此又一次得出結論,府衙對配合自己的積極性不會太高,稍有難度的事情便不願費力氣。

方應物笑了,隱含著濃濃的嘲諷。“剛才太守問本官有何良策,那如今可以直說了,本官有其法,但唯恐不得其人。

諸君都是本地官員,但我看諸君似乎沒有振作之意,委實對諸君不大放心,因而這法子不提也罷!”

李知府又感到被方應物耍了,他四品黃堂有四品黃堂的尊嚴,聞言冷哼一聲,起身拂袖而去。連句場面話也沒有交代,頭也不回的走出了大堂。

方應物對著門辦的雜役招呼道:“腹中有些餓了,茶水也不解飽,還是上酒菜罷!”(未完待續。『本文字由破曉更新組 提供』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