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定了主意,方應物便不再關注那桌的議論了。繼續聽下去的話,還說不定有多少不好聽的話,只能是平白讓自己不痛快。

然後他扭頭對王英吩咐道:“你立刻去告知蘇州府,就說本欽差身體不適,接風宴請延後三日!”

王英領命而去。這時候唐廣德又從樓下上來了,“犬尚在塾師那裡,還得過一會兒才能到,老朽斗膽先來陪同方公說話......”

方應物請唐廣德坐下,然後彷彿漫不經心的問道:“你可知道,這知府李大人是什麼時候到蘇州府的?”

唐廣德微微一愣,沒想到方應物不談風土人情,不談詩詞學,不談軼聞掌故,卻先說起官府的事情。

這種話可不好接,但又不能不答.....唐廣德看了看周邊,確定沒外人注意到這邊說話,這才低聲答道:“如果沒記錯,李太守大約是成化十三、四年到蘇州的,至今約摸七年了。”

方應物吃驚道:“竟然在蘇州做了這麼久知府?看樣要做滿三任年了。”

唐廣德搖頭道:“非也非也,李太守剛到蘇州時,是擔任通判的,然後升為同知,然後再升為知府。”

方應物更驚奇了,“即便如此,從通判佐貳一直在本地升到正堂知府也很罕有,尤其還是蘇州府。唐員外你見多識廣,熟悉本地掌故,難道李府臺有什麼特異之處?”

唐廣德解釋道:“這不稀奇,以李太守的出身,做個知府綽綽有餘。聽說當年李太守是二甲進士出身,在刑部做到了員外郎,只不過那時候忤逆了權閹汪直,便從刑部員外郎貶謫為蘇州府通判。”

汪直......方應物臉皮隱隱抽搐了一下,沒想到還有這種因果。

成化十三、四年時,正是汪芷剛出道時候,也是最張揚無忌、囂張跋扈的時候。甚至直接引發了朝堂大清洗,碾壓一個刑部員外郎更是小菜一碟。只怕汪芷現在自己都不記得,當年修理過一個小小的員外郎。

難怪這李知府從通判原地不動的一直升到了知府,就憑他這二甲進士出身,又是從部貶謫下來的,當知府的資格綽綽有餘,也算是對他的一種補償了。

前面這些八卦都是墊場,方應物又問道:“這李府臺為人如何?在蘇州府施政如何?”

唐廣德斟酌片刻,才開口道:“當初聽說李太守為人剛直,不然也不至於忤逆了權閹汪直......”

剛直?方應物對這個評價十分不可思議,上個月路過蘇州府時雖然沒有見面,那知府表現出的做派分明就是老滑頭,哪點像是剛直?

不過唐廣德又道:“只是到了蘇州府後,李太守卻顯得平平常常,只能說週週到到而已,反正誰都不得罪,上下左右關係都處的很好。”

這還差不多......方應物腦補了一下,很可能是被打擊過後,心性有所改變了罷。(未完待續。。

ps: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