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攔路的讀書人(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看了黃大使幾眼,“多謝黃關尹提醒,此恩德本官記下了,只是這讀書人為什麼意欲圍堵本官吵鬧?”
黃大使又如實答道:“大人肩負督糧差遣,在他們眼裡自然就是搜刮盤剝地方。蘇州賦稅重,讀書人向來對朝廷牢騷很多,大人奉命前來督糧自然就是火上澆油一般。”
方應物冷哼一聲道:“目無王法,罔顧大局,如此讀書何以治國平天下!”
這麼高境界的道理,和黃安國這小小的九品稅關大使沒什麼關係。他盡到了提醒義務,又收穫了欽差感激,就算完成任務了。
目送黃大使離開,方應物若有所思,這夥讀書人的行徑從深層次反映出,蘇州“人民”很鮮明的不歡迎自己。
一是如同黃關尹所言,沒人喜歡來收自己錢的人;二是當初便宜外祖父在蘇州搞賦稅改革,自己是狗頭軍師和吹鼓手,蘇州大戶們印象不大好;
三是自己算是小有名氣的青天了,外祖父又是王恕。如此“正直”的官員辦公事當然會鐵面無私,這會讓江南大戶們很“擔憂”。
四是自己和蘇州士人關係不佳,王鏊這種老黃曆且不提,就說自己當初年少輕狂,羞辱打壓過蘇州士人年輕一輩的傑出代表......王銓、祝允明、楊循吉、都穆全都被自己踩得生活不能自理。
當然若不是如此,自己還不會被派到江南當欽差......知道差遣難辦,沒想到還沒正式進駐蘇州城,只是路過一次就遇到難題了。
想到最後,方應物嘆道,一個人和一群人吵架而且還在客場,那簡直是極其不明智的行為,因而明天若真遇到堵路的,只好見機行事了。
一夜無話,及到次日,為方欽差安排了座船,不到半日就抵達了著名的楓橋。
這裡是一個交通樞紐,從這裡折向西就是去蘇州城的方向,向南便是沿著運河繼續南下。卻見此地水面上舟船密集,裝載貨物往來如麻,不愧是天下最繁華的地方!
欽差座船緩緩前行時,忽然有六七艘大小不一的船隻離了岸邊,漸漸圍在欽差座船前方和左右。
王英從船艙裡出來喝道:“爾等何人,膽敢阻攔欽差座駕!”
有一位寬袍大袖的讀書人立在對面船頭上,抱拳為禮,但言語間不甚客氣:“我等皆蘇州士人也,斗膽向欽差大人問幾句話!”
王英面有怒色,開口斥責道:“哪裡來的讀書人,如此不懂規矩,你也敢說向欽差問話?還不速速讓開!”
六七艘船上各有兩三人,聞言一起喧譁道:“江南士心在此,欽差大人躲在艙中,不敢出面一見麼!”
王英疾言厲色的說:“再說一次!欽差非同一般官員,乃是代天子和朝廷到地方巡行,體位尊貴禮數崇高!爾等不過區區市井之間的讀書人,有何資格在此鼓譟?”
王英不說這話還好,可一說這話,明顯更激得這批負氣而來的讀書人臉紅脖子粗。
他這話雖然並沒有錯,但在此時說出口實在顯得盛氣凌人,完全不將面前這些讀書人放在眼裡。更何況敢在這裡阻攔官員的,那多半都是心高氣傲之輩。
(未完待續,『本文字由破曉更新組 提供』。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到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