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份名單(第1/2頁)
章節報錯
項成賢被方應物說的有些冒火,“傅兄這次實在不地道,明知如此,竟然不與我明言!險些叫我做了糊塗鬼。”
他又看了幾眼依舊風輕雲淡的方應物,疑問道:“方賢弟你不生氣?”
方應物無所謂道:“生什麼氣?剛才你沒聽西湖詩社的幾個人議論麼?這次西湖雅集將用上可容納幾十人的巨型畫舫,醇酒、美人、管絃、佳餚應有盡有,堪稱是花費不菲。
使了這麼多銀辦一場令人矚目的盛會,那當然要讓自己人沾光,捧自己人的名氣才是正理。說不定還是這個被捧的出錢,我們生什麼氣?
只怕在主事者眼,我們能參加就是與有榮焉躬逢盛會,還想別有所求,那就是得寸戒尺、得隴望蜀了。”
“你真做此想?倒是能想得開。”項公很是懷疑的問道。在他印象裡,方應物手段多端,很少吃虧。
方應物不知道自己有什麼想不開的?上輩那個時代,造星炒作不都是這樣麼?但要說不爽,還是有些許自認主角卻被拉來當背景的不爽。“花了錢的自然是主人,還能怎樣?”
項成賢嘿嘿笑了幾聲,“去年縣學歲試之前,你說過君報仇十年不晚,不必爭一時之短長,然後呢?”
方應物無奈道:“那是個意外。”
又走了一段,項成賢忽然大發感觸,“經你一說,我倒是有所感悟。那傅兄肯引薦我參加。大約是因為我叔父位居參政的緣故;請你參加,好像是因為我提了一句你是商相公的學生。
本是一個閒情逸致、以詩會友的人雅集。感覺全都變了味,這西湖詩社所作所為真是令人情何以堪。”
方應物反過來勸項成賢道:“習慣就好。所以這才叫太平盛世。若逢亂世,能活著就不錯了,哪還心思在這些上頭?尤其杭城這種都會地方,不會再像我們老家那般純粹了。”
兩人辭別後,各自回到寓所安歇不提。
到了次日,方應物起身梳洗過,又坐在院發了會兒呆,便又動身向外走。不過這次他沒叫王英跟隨,獨自出了門。
昨天方大秀才初來乍到。自然閒逛一番熟悉環境,另外旅途勞累,以休息為主。今天他覺得精神氣恢復了,照過鏡氣色不錯,便出門去拜客。
他要去的,既不是巡撫察院,以王恕的脾性,見了不如不見,多見不如少見;也不是王魁王員外那裡。若是懂事,王員外應當主動來拜訪他,哪裡需要他方應物上門去拜見?
方應物要去的,是按察使司衙署。到了這裡。他遞上帖,然後便在門房裡等。
門瞧此人衣著簡素卻氣勢不凡,心下猜測必然是所謂的“才”。這樣的人最是恃才傲物不好侍候,稍有不滿就要大吵大鬧。便小心陪話道:“我家老爺今天多半是不見客的。朋友你還是不要等了。”
方應物上下大量幾眼這門,“你是新來的?”
“這位朋友真是目光如炬......”門話音未落。卻見裡面有僕役匆匆忙忙奔了出來,到了門房這裡對方應物叫道:“有請!”
門恍然大悟,此人雖然單人匹馬排場小,穿戴也不出眾,但原來是老爺的老交情。
按察使朱紳見到方應物,就想起了去年的省城官場大動盪,朝廷突降浙江巡撫,兩個布政使齊齊滾蛋,只有自己這個按察使記過留任了。這一切,就是眼前這個年輕士一手掀起並善後的。
別人都以為他根基深厚,亦或是有什麼關係,才得以留任。但自家事自己知,朱老大人很明白完全不是這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