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驚人的機密事(第2/2頁)
章節報錯
如果有不想服役並家裡有閒錢的,可以向官府繳納銀兩以逃避徭役,這就叫做徭羨銀。從理論上說,徭羨銀是逃避徭役的人交給官府,讓官府用這銀子另外僱傭勞動力用的。
但事實上,地方官府未必真拿這筆錢去僱傭勞動力。若真出現勞動力缺口,那麼工期延緩就是了,慢慢來不著急的。
在起運比例很高的大明朝,地方官府手裡稅糧所剩無幾,徭羨銀便成了地方官府的重要小金庫來源。
浙江海塘是史上有名的大工程,若要進行大規模修補,必然也是一項浩大事務。動用勞力數以萬計,工期估計也要用幾年時間,從中徵收的徭羨銀想必也頗為可觀。
如果主導這項工程的寧老大人為了青史留名,而他又年事已高,時間所餘不多,那麼為了儘快完成進度,就應該把徭羨銀拿出來,另行僱工彌補徵發徭役的不足,以按期完成。
但如果寧老大人將徭羨銀都貪汙了,同時又想趕工程進度,那估計也只能超常規的徵發徭役了,所以地方民眾才會苦不堪言的要鬧衙。
這就是地方民眾鬧衙和寧老大人貪汙徭羨銀之間的邏輯關係。
方應物幾乎不能相通道:“寧老大人傳言中口碑不錯,怎麼會做出這種事?不是編出笑話來逗我玩罷?”
張先生察言觀色,知道方應物已經明白了內裡實情,也省得他再費口舌解釋了,心裡忍不住暗讚一句,和聰明人說話的最好之處就是省力氣。
他故作嗤聲道:“如此嚴重的事情,我用得著騙你麼?你去問問寧老大人,你看他敢不敢否認?如今沿海民怨沸騰,只是杭州城裡“暖風燻得遊人醉”而已!
其實何止徭羨銀,海塘修建中,只怕還有些別的見不光的事情!危言聳聽的話,我就不多說了!”
即便方應物從師門淵源上和寧老大人有關係,天然就可以劃為同黨,但方應物仍然認為,這次寧布政使實在做的出格了!
首先,按規矩這徭羨銀即便不拿出去另行僱工,也是被充用為衙門小金庫的,而不是直接進了主官的腰包。這不符合官場規矩,無論是明規則還是潛規則、
其次,這次修補海塘工程浩大,工期長達數年,其中經手的徭羨銀必然也是一個不小的數目,最少也有數千兩,與其他那些小打小鬧的銀子相當不一樣。
量變引起質變,數目少了那叫灰色收入,數目大到一定程度那就是另一種性質了。
寧老大人怎麼是這樣的人?方應物痛苦的拍了拍自家額頭,與一個做事特別出格的貪官為同黨,從來就是名利場中令人最糾結的事情之一,棘手的很!
陸布政使故意派人把這個訊息告訴自己,也有他的盤算,真是忒堵心了!自己一直知道陸布政使行事太陰譎,心裡也始終在提防著,但卻沒想到千防萬防,還是上了他的套。
看首發無廣告請到品書網
請分享
本書來自 品&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