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我老師還想推薦我去伯克利讀研究生,原本我還挺心動的!”楊槐摸著心口道。

“你拿這麼多報紙幹什麼?”楊東昇指了指楊槐手裡的一大疊報紙。

“這是給你準備的,《嶺南報》怕是瘋了!”楊槐把報紙遞給楊東昇。

楊東昇接過來一看,竟然全都是關於贛省的新聞。

這是意料之中的結果,這幫人如果這樣就被嚇住了,楊東昇都不會看得起他們。

楊東昇邊看報紙邊問,“寫的還不錯,很有深度!只要認真幹本職工作,《嶺南報》還是能寫出好文章的。我們的網站轉載了嗎?”

“轉載了,我聯絡了《紐約時報》,他們很感興趣!”

“能打擊中國經濟他們當然感興趣!”

楊東昇甚至能預測他們下一步會死抓著中國的環保問題大做文章,把中國往瘸了忽悠。

“那個老傢伙最近也瘋了!”楊槐又道。

楊槐嘴裡的老傢伙,只有那根老黃瓜了,“他又幹什麼了?”

“還能幹什麼?他那個寶貝兒子欠了一屁股債,就快坐船跑路了!”

老黃瓜的二兒子跟國際金融資本一起賣空港幣、港股,結果大家都知道,國際金融資本最終敗退。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國際金融資本並沒有虧很多。

他們沒有預知未來的能力,所以做空的時候,是不敢把全副身家都投進去的。

在賣空的同時,他們經常會配合做多。

這樣就算失算,也不會虧很多。

就像這一次在香港一樣。

有時候他們甚至能兩頭都賺。

但是選哪支股票配合,做空與做多的比例是多少,需要的是經驗,以及一套非常複雜的計算方法。

這是國際金融資本用了上百年時間總結出來的,就算大學裡也沒人教,只有在華爾街師父和徒弟之間口口相傳。

老黃瓜的二兒子哪懂這些?他把全部身家都投入做空港股、港幣,結果不但虧了個精光,還欠了一屁股債,據說總額達到了數百億。

要是放在前世,別說幾百億,就是上千億,老黃瓜也能替他擺平。

前世老黃瓜的二兒子槓桿收購香港電訊,從銀行借了一百三十億美元,結果網際網路泡沫破滅後,這二世祖虧了個精光。

結果各大銀行不但不敢追債,還不得不想辦法幫他還債。

但是這一世就不同了,老黃瓜在監獄裡,自己都保不了,哪還有能力保住他的寶貝兒子?

那個二世祖如果還不了錢,只能去坐牢,以他欠款的數額,估計得把牢底坐穿。

甚至他根本就沒有機會把牢底坐穿,以他二兒子那個嬌生慣養的性子,恐怕在監獄裡一天都活不下去。

雖然二兒子的做法把他氣了個半死,但也只能賣家底救兒子。

老傢伙一貫的做法是市場好的時候賣,市場不好的時候租。

但是別人也不傻,不會等著市場好起來,再讓他籌錢。

老黃瓜的做法堪稱清倉大甩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