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堆放場(第1/2頁)
章節報錯
之前韓國鋼鐵企業由於誤判形式,導致新投資的產能得不到充分利用,某些鋼鐵企業負債率甚至達到1000%。
不過之前韓國鋼鐵廠的投資卻沒有打水漂,這些錢都化成了實實在在的資產
楊東昇想趁這些鋼鐵廠的股票跌成垃圾,買下這些鋼鐵廠,把裝置拆回來。
國內現在對鍊鋼裝置的需求還是很大的。
詹姆斯·惠斯勒一句話,就讓楊東昇這些打算落空了,“聽說韓國政府有意讓浦項制鐵、東國制鋼整合韓國鋼鐵行業!”
由於愛麗絲的做空,韓國鋼鐵業危機比前世還要慘烈的多,韓寶鋼鐵倒閉後,三美特鋼很快也倒了,緊接著起亞特鋼、丸永鋼鐵等鋼鐵企業也紛紛陷入了破產危機之中。
此時的韓國還不是後世那個半導體生產大國,鋼鐵是韓國支柱產業之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支柱之一。
鋼鐵產業一旦倒掉,沒有了鋼鐵業的支撐,同樣為韓國支柱產業的造船、汽車製造也會跟著倒黴。
韓國政府自然不能眼睜睜看著這種事發生,而且韓國人也看出來了,以他們的國力根本無法支撐這麼多鋼鐵廠,他們準備對現有鋼鐵業進行整合。
“跟他們競標!”楊東昇果斷做出決定,“我們的目的不是拿下韓國鋼鐵廠,而是讓浦項制鐵、東國制鋼在整合過程中付出更多的代價,為接下來的金融危機創造更多的機會!”
韓國鋼鐵業是中國鋼鐵業的直接對手,也是楊東昇的對手。
韓國人買高爐裝置,會更加傾向日本技術;買軋鋼裝置,他們會更傾向歐洲技術……
在韓國人腦子裡,中國是一個遠比他們落後的國家,他們都造不出的裝置,他們不會相信一家中國企業能造出來。
楊東昇能造出來,對他們來說就更糟糕了,那是他們為自己將來預留的地盤,他們不會給自己培養對手。
而且打趴韓國鋼鐵業,這部分產能就會轉移到中國來,楊東昇可以賣出更多的鐵礦石,否則到韓國賣鐵礦石,楊東昇還得跟澳大利亞人、巴西人打價格戰。
楊東昇才不想自己跟澳大利亞人、美國人、歐洲人打生打死,最終便宜了韓國人。
就算不能把韓國鋼鐵產業打倒,也要儘量削弱他們,延緩他們的發展速度。
從長遠來看,韓國是最後一個成為發達國家的工業國,也是所有發達國家中最容易被取代的。
我們的產業鏈跟棒子國高度重合,我們往上走,最先倒黴的就是棒子國。
與其等棒子坐上發達國家的寶座再仰攻,不如現在就給他一棒子。
“明白!”詹姆斯·惠斯勒點點頭,返身搬出了一大摞檔案,“這是昨天到今天過來拜訪的人留下的東西,他們都邀請我們過去投資。”
“這麼多!”
楊東昇粗略翻了翻,蒙省所有的市都來了,連之前已經去過的馬都、河東、河西,也邀請他們過去。
老實說,楊東昇對蒙省的前途不太看好。
前世蒙省能發展起來,是我們國家對煤炭的需求持續增長,東部傳統產煤市如瓜州、魯南、大城山資源逐漸枯竭,人們不得不到西部開發煤炭。
不過現在有了楊東昇,東部的煤炭只會越採越多,不存在枯竭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