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遭遇山寨(第1/2頁)
章節報錯
楊東昇忽然想起來一件事,“咱們賣出去的三套幹選裝置,其中一套就是懷州礦務局買走的吧?”
“是的!”王建國點點頭。
王建國就是中原煤礦機械廠出來的,從懷州礦務局聽說這件事後,他馬上就意識到不對,立刻向老同事打聽。
老同事也不瞞他,中原煤礦機械廠確實準備仿造空氣重介質流化床幹選裝置。
“媽的,正經裝置沒賣出去幾套,倒先遇上山寨了!”楊東昇罵了一句。
空氣重介質流化床幹選技術他們早就申請了國內、國外專利,中原煤礦機械廠這麼做當然是侵犯他們的專利。
但是這個年代,國內普遍不重視智慧財產權保護。
不說別人,就說楊東昇自己,他之前就利用這個漏洞,搶了多項瓜州礦山機械廠研發或正在研發的技術。
現在又利用這個漏洞,大肆搶國外的技術。
楊東昇聽說這件事,雖然氣的直罵,但是他搶別人的專利,搶的興高采烈,別人搶他,他就站在道德制高點罵別人不尊重智慧財產權,罵國家的漏洞?
這麼做就太雙標,太理慨福了。
再說中原煤礦機械廠是國內有數的大型機械製造企業,一直到後世都是國內煤礦裝備的主要生產企業之一,這種企業告不倒,也不會理楊東昇。
“楊總,我們該怎麼做?”王建國問。
中原煤礦機械廠是一家老牌礦山機械製造企業,論名氣比東昇重工大多了,如果迅速製造出空氣重介質流化床幹選裝置,並推向市場,很多人就會把中原煤礦機械廠當成這套裝置正牌生產者,東昇重工反倒會被認為是山寨的。
“違約吧!”楊東昇當然不能由著他們去抄。
“那另外兩套裝置……”
“也違約!”
楊東昇之前還抱怨只賣出去三套裝置,現在要慶幸只賣出三套裝置,否則這個違約範圍就大了。
“用什麼理由?”王建國問。
無論是懷州礦務局,還是另外一家礦務局,都是煤炭行業鼎鼎大名的企業,尤其人家之前都是看陳院士的面子才買的這些裝置。
僅僅因為一個懷疑,沒有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就違約,以後誰還敢買他們的裝置?
“我們有出口業務,希望他們諒解!”楊東昇道。
“出口?”
“告訴他們,澳大利亞很缺水,愛麗絲公司看上我們的幹選裝置了,但是他們要的很急,最慢明年上半年,三臺幹選裝置就要全部到貨!”
目前國內急缺美元,能夠出口創匯的專案,都會受到政府的歡迎。
成套機械裝置出口,那更是值得大書特書。
上次那個香港騙子,就是利用這種心理從瓜州騙走了好幾個億。
這樣不但能夠得到政府的支援,其他企業的諒解,也能宣傳自己的裝置——連外國人都來買,牛不牛?
可謂一舉多得。
見王建國鬆了一口氣,楊東昇提醒他道,“我雖然跟惠斯勒雖然有交情,但是外國人一向講究友誼歸友誼,生意歸生意!我們這三套裝置的價格肯定會被壓的很低,你要有心理準備,跟下面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