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美國校規(第1/2頁)
章節報錯
長江每年都要攜帶數以億噸計的泥沙下來,進入蘇省後,河面豁然開闊,地勢也變的更加平坦,泥沙就在這裡沉積了下來。
調味品廠的碼頭淤積就非常嚴重,如果是以往,楊東昇直接就把這些成份搞成鹽分,隨著水流沖走了,但是現在不同了,楊東昇需要淤泥。
滬上那邊已經完成對三座高爐,三套空分裝置的檢查工作。
根據日本專家的建議,想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停爐、停車做徹底維修,這可是相當於一次大修。
滬上鋼鐵廠最終只同意對問題嚴重的三號高爐,以及三萬立方米每小時空分裝置進行維修。
楊東昇還諮詢了將技校、大專搬到滬上的可能,得到的結果是在滬上設立分校會更簡單一些。
眼看祭祖節就要到了,楊東昇才返回瓜州。
……
經過幾年的發展,楊馬街已經相當繁華,不要說順河街裡,就算跟運河縣城比,也差不了多少。
前兩天,瓜州下了一場大雪,氣溫驟降,人們普遍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屋裡也升起了爐子。
這時一名身穿羊絨大衣,長相異常靚麗的年輕女人從各家店鋪前走過,她剛剛買了東西回來,身後跟了兩個健壯的中年婦女,手裡提著大包小包。
“老闆娘好!”
“老闆娘!”一路上不斷有人打著招呼。
楊東昇看著周影這大王巡山的架勢,差點沒笑出來,示意劉衛國按喇叭。
周影這才注意到他們,“今天怎麼開了這麼輛車?”
“那輛車拿去年檢了,提供了一輛代步車暫用!”
吃過晚飯,楊東昇說了一下把戶口遷到滬上的事。
這件事楊東昇沒託人,也沒暴露自己跟滬上工廠的關係,他選擇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買房。
這兩年,滬上房地產飛速發展,房價也跟著飛漲。
其實以此時的房價收入比,如果放在十幾年後,早就賣瘋了,但是這個年代,福利分房制度還在呢,沒多少人願意花錢買房!
房子滯銷,於是不少房地產商打起了滬上戶口的注意,紛紛打出了“買房子,送戶口”的口號。
“為什麼要去滬上?再說咱家在滬上不是已經有房子了嗎,怎麼還要買房?”周影覺得家裡在滬上買的房子已經夠多了,而且她有點捨不得離開順河。
活了這麼大,她基本上都是在順河渡過的,在這裡她是人人尊敬的老闆娘,到了滬上誰認識她是哪位?
“這次的房子是帶戶口的!滬上交通方便,醫療條件更好,更重要的是滬上高考錄取分數線比蘇省低,你也希望兒子將來考個更好的大學吧?”
聽到最後一條,周影這才心動了,“照你這麼說,不如直接遷去香港!我聽楊槐說,華清在香港招生,很多時候報名的人數,還沒有招生名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