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照我說的,今年也應該一米六!”楊東昇道。

“死丫頭就不會正經長!要麼就跟個蘿蔔頭似的,要長就躥的跟電線杆子似的!”周影不滿哼了一聲。

“你這不是難為她嗎?什麼時候長,長多高,哪是她自己能決定的?”楊東昇道。

周影還是不滿意,“她同班女生人家一個個都來月事了,就她還沒來,還整天嘻嘻哈哈的不當回事!”

“哎!”楊東昇嘆了口氣,“小老虎也不容易啊!”

一行人返回滬上。

東昇集團與班長他們公司合作生產的第一輛電動汽車正式下線。

電動車這個東西,做太早了要虧錢,太晚了搶不到位子,必須卡準時機。

前世直到楊東昇重生,國內電動車廠商,也仍然沒有一家能憑賣車賺錢——比亞迪能盈利,靠的是他們的刀片電池。

會出現這種狀況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是特斯拉大打價格戰。

他們一降,別的廠商也得跟著降。

在歐洲、北美、中國等幾大市場,特斯拉的低端汽車,在中國的售價是最低的。

有人為此夸特斯拉是“良心企業”。

可是大多數人只看到特斯拉的低檔車在中國便宜。

特斯拉賣到上百萬的幾款高檔車,在中國的售價,都比美國高几十萬。

憑藉規模優勢,資金優勢,還可以憑藉高檔車、海外市場回血,特斯拉能夠盈利。

其他廠商可做不到!

特斯拉的低價策略,無非就是想趁中國電動車還沒有壯大之前,儘量擠死中國電動車。

第二就是原料漲價。

整車在降價,鋰、鈷的價格卻在翻著倍漲價。

電池生產商也賺的盆滿缽滿。

這一世,楊東昇會盡量壓制鋰、鈷的價格。

加上東昇集團在電池、電機、電控系統上的持續投入,技術比前世同期領先了不少。

楊東昇預計未來三年之內,電動車就能賺錢了。

除了電動汽車,雙方還成立了一家航空公司,專營商務機業務。

雖然高鐵越建越多,但飛機還是有其獨特優勢的。

商飛集團的ARJ21改商務機進展也非常順利。

之前提出的一系列問題。

第一,機身太大,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