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好處多多, 第一,儘可能消滅了潛在競爭對手。

第二,為他們的半導體裝置開啟了市場。

他們的第一代離子注入機、蝕刻機,再過幾個月就會陸續投產。

作為一個新入場的半導體裝置生產商,他們最大的麻煩就是使用者問題。

其實我們國家曾經做出過很多填補國內空白的裝置,但是這些裝置大多根本就沒有機會進入市場。

原因很簡單,我們是新做出來的裝置,未來是名氣,還是可靠性,肯定比不上別人已經生產了幾十年的成熟裝置。

尤其很多專案都是國家投資的,建設的時候,力求穩妥,情願買貴一些的進口裝置,也不敢用便宜的國產裝置。

畢竟錢是國家的,專案做壞了,責任是自己的。

新裝置沒人用,就無法瞭解問題在哪,無法改進,無法收回投資……最終只能破產!

結果就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國外對我們禁運的東西,我們經常能做的很好;對我們開放的東西,我們反而做不好。

儀式結束後,楊東昇回到家,正準備睡覺,電話響了起來。

楊東昇接起電話,“什麼事?”

電話那頭是一個外國人的聲音,只有一句話,“老地方見!”

說完對方就掛了電話!

是傑森·伯恩!

楊東昇來到公司,換了一輛普通的麵包車,才來到高爾夫球場。

球場入口處,停著一輛不起眼的黑色轎車。

麵包車駛到黑色轎車旁,楊東昇放下車窗,對面也放下車窗,車裡正是劉衛國。

“他從機場出來後,先去了酒吧!待了五個多小時才出來,跟您透過話後,他就來到這裡,沒有離開過!”劉衛國道。

今天傑森·伯恩一回到中國,就被劉衛國盯上了,楊東昇對他還是不放心。

楊東昇調出三維圖,確定高爾夫球內沒有異常,他們這才開著車來到傑森·伯恩面前。

傑森·伯恩還是那副老樣子,跟蛤蟆成精似的。

“事情辦成了?”楊東昇問。

“那麼準備好你的申請檔案吧!”

“這麼簡單?”楊東昇有點懷疑。

傑森·伯恩笑了笑,“你之前找的人都是華盛頓的大老爺,他們確實很有能量,但是他們的胃口早就被來自中東的石油闊佬們喂大了!再說可供他們選擇的業務很多,不一定會接你的業務!可是基層公務員就不一樣了,真正幹活的是他們,可是分好處的時候,他們一分也拿不到。他們拿著連全國平均水平都達不到的薪水,住著最廉價的房子,卻有一大家子要養,很多人臨時連幾百美元都拿不出來,買通他們就容易多了!”

詹姆斯·惠斯勒和弗萊迪·克魯格在儀式後第二天就乘坐飛機離開,楊東昇處理完滬上的事,也趕去了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