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東北是一個煤炭資源豐富的地方。

事實也確實如此,但是經歷了滿清、沙俄、日本、果黨、新中國,上百年的開採。

尤其是其中一段時間,還是被亂挖濫採,煤炭資源已經瀕臨枯竭。

進入二十一世紀,遼省每年從外省購入的煤炭已經超過5000萬噸。

遼省人口雖然不如川省多, 但是重工業發達,還有每年的取暖用煤,也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這其中僅從晉省購入的煤炭就達到2000萬噸上下,佔用了巨大的鐵路運力不說,把煤炭從上千公里外運過來,即便是透過鐵路,經濟上也不划算。

而且遼省油田每年的天然氣產量也不多。

東昇礦業北方分公司的趙副總知道南方分公司在川省被人算計了一把,丟了不小的面子, 這次輪到他們, 趙副總特意加了小心。

他親自把礦井跑了一遍,一一確認之後,才敢請楊東昇過來。

遼省確實是沒鬧出什麼么蛾子,但是來到第一個礦,楊東昇就發現了不對。

礦井亂挖濫採的那些廢棄的巷道中,有大量的磷酸鈣存在,東一堆,西一堆的,看起來不像是礦石。

直到楊東昇把這些磷酸鈣放大之後,才發現這些磷酸鈣是一個個人體骨架。

楊東昇估算了一下,這些廢棄巷道里的屍骨至少得有上千具。

“這個礦是不是被日本人佔過?”楊東昇問當地的煤炭工業管理局幹部。

這人也是個直腸子,聞言馬上道,“咱們這東北凡是有年頭的礦都被小鬼子佔過!小鬼子那手段老狠了!很多礦場都發現過萬人坑,就說……”

趙副總趕忙打斷了對方的話, “楊總,這對礦井生產的是肥焦煤,而且這裡交通條件很好, 旁邊有鐵路, 礦井的產能提升潛力也很大!”

那名幹部也趕忙道,“對對對,確實是這樣!那邊就是火車站,從咱們這往南一路都是鋼鐵廠,再往南還有大海港,出多少煤都能賣出去!”

楊東昇笑了笑,他並不在乎萬人坑,暫時也不會讓人挖掘這些萬人坑。

一方面是因為一旦這樣做了,整個礦恐怕都得停產;另一方面是現在挖出來也做不了什麼。

東北挖出的萬人坑還少嗎?可是面對這些事實,海對面那個國家就是死不承認,我們國家也沒有辦法。

楊東昇連看了幾個礦,都發現了死人。

遼省省裡拿給東昇礦業的礦場都是有年頭的,很多都被日本人佔領過,有一個礦的廢棄巷道里甚至還有放的整整齊齊槍、炮、彈藥,應該是日本人特意埋下的。

楊東昇抽空看了一座山,遼省也是國家推行退耕還林工程的省份之一。

對於承包下的山,東昇食品準備種植果樹,果樹品種準備從東日本北海道引進,那裡的氣候與東北相似, 只是不知道日本人要價多少, 是否願意賣。

一行人驅車來到位於山裡的一個礦上。

這對煤礦主副井都是平硐,也曾經被日本佔領過。

楊東昇自覺這幾天也算見多識廣了,可是這一次還是被鎮住了,這個礦其中一個廢棄的巷道里,竟然有三輛坦克。

雖然是日本的94式小坦克,但那也是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