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昇感覺一下子鬆了一口氣,要是再沒有訊息,他忍不住都要把牛糞跟恆河水和在一起,讓人去研究效果了。

中午休息了一會,下午一上班,劉衛國匆匆趕了過來,隨身還帶著一個膝上型電腦,「大衛·韋伯那邊有訊息了!」

「怎麼樣?」楊東昇登時來了精神。

「他們同意擴大交易規模,這是剛剛發來的清單!」劉衛國邊說邊開啟筆記本。

根據臺北故宮博物院最近一次的統計,其館藏文物總計近70萬件,其中陶瓷器25595件,法書3741件,玉器13478件,銅器6241件……

大衛·韋伯這次發來的清單包含各種文物3000多件,其中1000多件是瓷器,書畫作品將近500幅,此外還有青銅器、玉器、漆器。

「去仿製作坊那邊看看!」楊東昇問。

劉衛國把仿製作坊就安排在了滬上,還註冊了一家工藝品製作公司作為掩護。

楊東昇他們抵達的時候,幾名專家正圍著一臺開啟的燃氣梭式窯討論。

旁邊的房子裡,還有負責書畫、玉器的專家。

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前雖然出版過《中華文物整合》、《中華美術圖集》等作品,介紹過館藏文物,但是那些遠遠不夠製作仿品。

好在他們從2000年開始搞數字化,文物有了各個角度的精細影像,詳細資料,這幫了他們的大忙。

這些天,他們已經對照這些數字化檔案,製作了部分仿品。

楊東昇看了一下,雖然他對文物仍然是一知半解,但是對著照片,可以看出這些仿品製作的非常逼真。

劉衛國把各個小組的頭目叫到一個房間。

楊東昇發現這些人的長相,跟他的想象差距實在有點大。

既有頭髮全白,留著長鬍子的老者,手裡端著小茶壺,時不時抿一口,看起來一副高深莫測的模樣。

也有面板黝黑的中年人,手掌粗糙,頭髮上滿是腦油,看起跟鄉下老農沒什麼區別。

還有戴著黑邊框眼鏡的年輕人,看起來一臉書卷氣,一副在校大學生的模樣。

劉衛國說明了一下情況,把清單列印出來,眾人按照自己的專長,各自拿著清單離開。

楊東昇覺得新鮮,四處走動,結果讓他更加意外。

那個看起來大學生模樣的,竟然是個雕刻高手。

那個看起來跟鄉下老農沒什麼區別的,擅長的竟然是書法。

他沉思了一會,準備好筆墨,然後潑墨揮毫,現場就寫了一副黃庭堅的《七言詩(花氣薰人帖)》。

前前後後,用時不到5分鐘。

楊東昇待墨跡幹掉之後,對照電腦上的圖片比較了一下,竟然一模一樣,甚至連偶爾的墨不夠飽滿,造成的斷筆都是一樣的。

這一次大衛·韋伯發來的書畫作品清單裡,總計有10幅是黃庭堅的作品。

這位農民老哥只用了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就完成了,然後他才慢了下來。

發現這位老哥應該僅是擅長模仿黃庭堅,楊東昇這才鬆了口氣。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