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證經濟穩定,在國家政策指導下,這幾年,國內的原油與成品油價格一直呈倒掛狀態,兩家公司的成品油業務一直都在虧損。

如果單只是這樣,也沒什麼,畢竟他們是服從大局。

可是2000年的時候,石油集團和石化集團都在美國完成了上市,兩家現在的股價那叫一個難看。

為了讓股價不至於太難看,兩家公司那就只能指望從其他地方彌補過來。

除了成品油,兩家公司其他石化產品其實是盈利的,其中最大一塊就來自乙烯。

兩家公司都想提高乙烯產量,可是乙烯產量,哪是說提高就能提高的。

且不提從原油到石腦油,再從石腦油到乙烯,這一套下來投資有多大,想建成根本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而且國內乙烯短缺,石油同樣短缺。

乙烷的結構跟乙烯非常相似,只是一頭多了一個氫原子。

以乙烷裂解制乙烯,副產品少,投資小,單臺裂解爐的產量大,物耗低,成本只有石腦油制乙烯的三分之一。

投資一個乙烷制乙烯專案,相當於多個石腦油制乙烯專案。

但是國內乙烷比石油更短缺。

乙烷主要來自天然氣,國內天然氣產量本來就少。

2005年,全國天然氣產量還不到400億立方米——比原歷史同期少了約100億立方米。

國內已經開發的天然氣田,乙烷含量還普遍較低,想從中分離出乙烷,得不償失。

極個別乙烷含量高的氣田,產量又太小,根本不能滿足制乙烯的需要。

國際市場上也買不到貨,中東天然氣中的乙烷都被他們自己拿去制乙烯了,俄羅斯的乙烷都跟天然氣一起都賣給西歐了,美國的頁岩氣技術還沒有搞成功。

現在碰到有人能提供大量乙烷,他們不搶破頭才怪!

“你怎麼不自己投資一個?前不久我跟著領導去視察了兩個專案,現在這東西建成之後,就跟印鈔機一樣,根本不用愁銷路!”李如風道。

楊東昇搖了搖頭,“九十年代的時候,我也見過同樣的情況,可是現在那個產業已經過剩了!”

有那麼一瞬間,楊東昇確實考慮過進入乙烯產業,可是瞬間之後,這個念頭就被楊東昇打消了。

乙烷制乙烯的投資,雖然不像石腦油制乙烯那麼大,但是一個百萬噸級的乙烯專案,怎麼也要上百億人民幣。

雖然現在礦業的行情好了,但是花錢的地方也更多了。

礦場技術改造要繼續,半導體高階替代,要加快!

還要搞房地產,很多地拿到手裡已經好幾年了,再不加快建設,地方要跟他急了。

乙烯產業的利潤再高,今後十幾年,能高過房地產?

而且只要楊東昇能源源不斷的提供乙烷,國內的乙烯產能,要不了太久就會像鋼鐵一樣過剩。

這時李總放下電話,自信一笑,“歡迎楊總參加我們石油集團年後的油井承包!論油田,我們石油集團可是強於別人的,楊總承包過我們的油田,想必也知道這些!”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