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礦區存在大量品位在0.2%左右的低品位礦石,這部分的銅金屬量達到2000萬噸左右。

此外還有大量品位只有0.15%的銅礦資源。

楊東昇最終將銅品位推高到3%!

幾年前楊東昇就可以將鈾235的含量提高几百倍,但是對這種大型礦床,還是有限制的。

除了銅,這座礦山還伴生有鉬、錳、金、錸、鎢、錫、鉛、鋅、銀、鈷等多種元素。

其中鉬伴生有近百萬噸,錸、鎢、鈷等礦產儲量也非常可觀,可以綜合利用。

楊東昇先看了選礦廠的情況。

一號銅礦一期工程選礦廠的年礦石處理能力為1200萬噸。

藏省海拔高,天氣寒冷,除了國內外常用的浮選法生產線,一號銅礦選礦廠還安裝了一套空氣重介質流化床選礦裝置。

經過在蒙省銅礦的試驗,他們對空氣重介質流化床選礦裝置在銅礦石處理上的應用,已經摸索出了一些經驗。

只是技術還沒有完全成熟,保險起見還不敢完全替換傳統的浮法裝置。

離開選礦廠,楊東昇又來到尾礦庫。

按照一號銅礦目前的品位,每生產一噸含銅30%的一級品精銅礦,就要產生十噸左右的尾礦。

一號銅礦一期工程每年要生產100來萬噸的一級品精銅礦,就要產生1000萬噸的尾礦。

斑岩型銅礦伴生有多種重金屬元素,浮選工藝會還會產生大量廢液。

青藏高原的生態環境非常脆弱,礦區旁邊就是河,下游五十公里左右就是薩市,再往下就是雅魯藏布江。

這些尾礦和廢液必須小心儲存起來。

一號銅礦的尾礦庫是一個山谷型尾礦庫, 整個工程像修水電站一樣,在山谷一側了修了一座大壩,將整個山谷截斷。

四周的山體也進行了修飾!

山谷底部和四周鋪設了高密度聚乙烯膜防滲,防止有害物質滲入地下水。

楊東昇對整個山谷底部和四周的山體都進了加固。

然後又重點加固了堤壩,將堤壩做成一整塊岩石,與四周的山和大地連成一體。

對於尾礦庫楊東昇可是一點都不敢疏忽大意,在世界採礦史上,尾礦庫潰壩事故屢見不鮮。

2010年之後,世界礦業巨頭淡水河谷公司就接連出現了兩次潰壩事故,造成近300人死亡,由於尾礦中還所含有大量有毒物質,造成了巨大的生態災難。

淡水河谷前後賠償了一百多億美元,才平息了此事。

如果淡水河谷不是巴西國有企業的象徵,恐怕他們連賠錢的機會都沒有!

從山上下來後,只見劉衛國正在等自己。

楊東昇給劉衛國使了個眼色。

兩人走到一邊,劉衛國從口袋裡拿出一個透明塑膠袋,裡面裝著一個黃澄澄的東西。

。頂點手機版更新最快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