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我們的大豆產量是多少?”楊東昇問。

楊東昇記得去年在東昇食品的一份報告上看到過這個資料,依稀記得應該是不到200萬噸。

“去年我們的大豆產量是183.6萬噸,咱們的大豆種植起步比較晚!”姜副總嘆了口氣,“而且還是非轉基因大豆,壓榨企業不太喜歡用,養殖戶嫌貴!”

“根據去年全國豆油的加工量和產量,現在全國70%的豆油應該都是用轉基因大豆榨的吧?”

“比70%要高不少!”姜副總搖了搖頭,“按照規定進口的轉基因作物僅限於來料加工用途,不準直接應用於食品領域——當然不排除有人不按規定辦事,但大部分還是不敢的。像我們的大豆近一半都賣給了做豆奶粉、豆腐、豆漿的,還有我們調味品廠,我估計現在80%以上的豆油都來自轉基因的!”

楊東昇點點頭,“拿下那些榨油企業後,我們就專門做一個品牌,只生產非轉基因食用油,然後徹底打響這個品牌!”

楊東昇記得前世直到他重生前,反轉的聲音也沒斷過,各種非轉基因食用油價格也比轉基因的貴一大截。

姜副總點點頭。

“至於轉基因種子做出來沒人用的問題,你不用擔心,就算國內不讓種,非洲那邊也有大片的土地可以種植!”楊東昇想了想又問,“去年你在報告裡說的土豆、紅薯發酵養殖技術,搞的怎麼樣了?”

養殖業是東昇食品的一項重要產業,養殖最大的支出就是飼料,可以佔到養殖成本的60%至70%。

對於消減飼料成本,東昇食品一直在探索。

中國老百姓最大的肉食來源是豬,其次是雞,中國進口大豆除了用來榨油,最重要的用途就是做飼料!

甚至我們國家在每年進口了近億噸大豆的時候,還要經常專門進口豆粕。

就算美國轉基因大豆的平均畝產量也不過400多斤,還含15%左右的水。

非轉基因大豆產量就更低了,畝產只有200多斤。

而紅薯、土豆找塊爛地,隨隨便便就能畝產三五千斤,高產的甚至可以達到上萬斤。

即便紅薯、土豆含水率達70%,比大豆高好幾倍,最終收穫的幹物質至少也比大豆高好幾倍。

如果能用紅薯、土豆來餵豬、雞,成本會低一大截。

但是紅薯、土豆又不能直接拿來喂,它們澱粉含量高,粒徑大,小腸很難吸收。

直接餵豬、雞,吸收差不說,還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造成腹脹、溏洩。

尤其是土豆中還含有龍葵素,會造成中毒。

東昇食品嚐試過把紅薯、土豆切片之後,再煮熟、曬乾、粉碎餵食,可是實驗效果並不理想,經濟效益上也沒有太突出。

他們還嘗試過喂牧草,牧草畝產也能輕鬆達到上萬斤。

但是豬的身體結構和牛、羊不同,牛、羊有四個胃,豬隻有一個,對草的消化能力很差,餵豬的時候只能少量新增牧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