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總,您看……”

陳志剛覺得這事自己搞砸了。

礦山機械廠每年也會招人,但是招多少都是有限制的,哪能想進就進?

但是陳志剛又想讓楊東昇把王建業手下所有的人都接過來,被一分錢難倒是個什麼樣子,陳志剛可是深有體會。

“讓他們都來吧!”

楊東昇覺得這倒是件好事,這樣一來,連培訓指導都不用了,用這些人直接就能開工。

順河鄉機械廠是一個做榨油機的廠子。

後世大家都吃上了桶裝的成品油,油坊已經很少見,但是九十年代,想吃油,尤其是農村人想吃油,大多還得自己拿著大豆、菜籽去油坊。

油坊會先把大豆之類的原料粉碎,然後用粗布片包起來,上蒸屜蒸熟,再在外部箍上一個藤條編的圈,最後上擠壓機。

擠出油,剩下的圓餅狀渣滓,就是大部分人在影視劇上才能見到的豆餅。

雖然榨油機看起來跟挖掘機風馬牛完全不相及,但是製作榨油機和土造挖掘機完全是相通的,就是兩大塊的工作:切割、焊接。

而且還都要用到液壓。

鄉機械廠李廠長看到楊東昇到來,一臉欣喜,楊東昇沒先去石英砂礦,也沒去採石場,先來到他這機械廠,這說明什麼?說明楊總對他們重視啊。

“楊總,歡迎,歡迎!”

“你們在幹什麼?”

只見工人們正在把廢舊鋼板切割成小塊,然後把小塊鋼板放到爐子裡燒得通紅。

還有些人正在鍛打,看他們打製的形狀,好象是把刀。

“楊總,榨油機是個大部件,一年也賣不出去幾臺……”

瓜州是傳統農業大市沒錯,但主要農作物是水稻、小麥。

農民偶爾才會種個一分、半分地的大豆、油菜、芝麻之類的油料作物,榨出來的油也主要是供自己食用。

本地市場非常狹小。

順河機械廠製造的還是老式榨油機。

以前的時候,偶爾還能往周邊幾個縣、市賣出幾臺。

但是現在南方已經造出了新式的榨油機。

新式榨油機佔地面積小,操作簡單,能耗低,一臺機器就可以直接出油,而且出油率還不低。

順河機械廠外銷的路也被堵住了。

李廠長也想上馬新式榨油機,但是新式榨油機制造難度比老式榨油機高出許多,需要不少資金搞技術升級。

李廠長只能眼看著廠子一步步衰落。

鄉里賣機械廠之前,機械廠就已經準備轉型,他們也是受夠了產品銷路狹窄之苦,所以這次他們自己上馬的產品是菜刀、鋤頭。

原本李廠長準備趁楊東昇來的時候,就拿出第一批產品向楊東昇邀功的,沒想到楊東昇先來了。

楊東昇不知道造菜刀是不是給鄉機械廠找到了一條出路,但是李廠長確實是給自己找到了一條出路。

原本楊東昇今天過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開除機械廠的廠長,給劉健騰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