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昇伸頭向外面看看,天已經快黑了。

“今天有點累了,早點休息吧,明天我們早起去牧場!”楊東昇不知道愛德華·瓊斯打的什麼算盤,但他才是老闆。

“那好吧!”愛德華·瓊斯識趣的告退。

第二天愛德華·瓊斯租用了一輛皮卡,帶楊東昇來到小鎮外不遠的一片地方,“這裡就是牧場!”

不用他介紹,楊東昇也看到這塊地亮了!

這塊地方看起來著實不小,應該有二三十平方公里。

忽然愛德華·瓊斯將皮卡在一處地方停下,從皮卡車斗裡撿了一塊石頭扔到了前方的地上,只見這塊石頭竟然漸漸沉了下去,“這裡有流沙!”

楊東昇忽然感覺到自己被威脅了!

結束參觀,回到房間,楊東昇選中地面。

這片土地表層富含鐵元素,這就是整個沙漠發紅的原因,也是這裡長不出植物的原因之一。

部分地段的鐵元素含量,竟然比順河有些礦場還要高,真是他媽的讓人妒忌。

楊東昇把土地中絕大部分的鐵移回自己的礦場,根據多年來種地的經驗,留下了可供植物生長的鐵含量。

來之前楊東昇特意查過這裡,這裡雖然是沙漠,但是澳大利亞四面臨海,這裡距離南北海岸線還不到1000公里,放在中國這就是相當於鄂省距離海岸線的距離,當然這裡比鄂省乾旱多了。

據這本旅遊指南介紹,這裡每年4月至11月是雨季,11月到第二年的4月是旱季,年平均降雨量為250至300毫米。

這個降雨量算不錯了,我國的晉省年均降雨量才300毫米,可以種小麥。

這裡的關鍵問題是存不住水,土地表面是一層厚厚的沙土,沙土的透水性太好,水分極易蒸發走,剩下的水也都滲到下面去了。

普通草的根系太淺,根本夠不到水,所以只能長一些矮樹,或者根系超深的沙漠植物。

其次是二氧化矽含量太高,缺少腐殖質,以及植物生長的多種微量元素。

解決方法很簡單,沙子的透水性好,是因為沙粒間約束力太小,可以適量增加碳酸鈣、碳酸鎂等物質加以條件。

腐殖質楊東昇創造不出來,但是其他微量元素調節出來很簡單。

楊東昇又將整個牧場地下弄成了一個煎鍋的形狀,由粘土層、石層,構成了多道防滲層。

再往下看,楊東昇終於找到了寶——煤。

牧場大半地下都有煤,粗略估計差不多有上百層,其中還有一個巨厚煤層,厚度達到30米以上,煤層總厚度達到100米以上。

這不算什麼,據楊東昇所知,澳大利亞有些煤田煤層單層厚度可以達到200米以上,總厚度達到700米以上。

只是有點可惜的是,看成分這些應該都是變質程度較淺,較為廉價的褐煤。

不過用來發電已經足夠了!

楊東昇選中這些煤炭,往國內移去,可以剛剛移動出澳大利亞國境線,煤炭就忽然消失了。

再往回看,煤炭又自己返回了原地。

這是怎麼回事?難道是無法跨越國境線,或者是無法跨過大海?

澳大利亞不缺煤,該國東南部沿海幾個盆地中,有巨量的煤炭資源,而且都是露天礦。

無論是開採成本,還是運費都遠低於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