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助學(第2/2頁)
章節報錯
經過與市教育局協商,雙方將會成立了一個以東昇礦業命名的獎學金專案。
在全市各個中、小學,期中、期末兩次兩次考試,成績百分之零點二的學生,將會各獲得相當於一個城市工人半年工資的獎金獎勵;前百分之零點二以下,百分之零點五以上的學生,將會獲得相當於一個城市工人三個月工資的獎金獎勵……
不是楊東昇摳門,根據市教育局的資料,瓜州市有一兩百萬中、小學生,比例太高,楊東昇也負擔不起。
這個獎學金專案,首先,不搞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考試才是最公平的選拔方式。
其次,不搞全市統一排名,各個地區、各學校的教育水平不一樣,如果全市統一排名,教育資源較好的市區的學生,將會佔很大的便宜,這個獎學金也就失去了意義。
第三,這些錢不能給教育局,更不能給學校,給了他們被挪用還是好的,楊東昇更擔心他們直接就給貪了。
獎學金將會由東昇礦業財務部的工作人員到各學校直接發放,這也虧了楊東昇目前風頭正盛,才壓的教育局低頭,接受了這麼個條件。
第四,楊東昇沒有給學校蓋樓,也沒有給學生添置課桌、投影儀等裝置,那樣做面臨的困難太大,貓膩也太多。
誰知道一棟教學蓋好,那些校長會貪汙多少錢,最終又有多少資金真正投入了教學樓中,那些錢不只是被貪了,將來萬一教學樓塌了,楊東昇要揹負巨大的社會責任。
而且楊東昇認為學習成績好壞,跟是否有一幢富麗堂皇的教學樓,是否有嶄新的課桌,沒有多大的關係。
學習關鍵還是人的作用,這個獎學金就是一個胡蘿蔔,將來就算為了錢,家長也會主動把孩子送到學校,然後逼著孩子們學習。
只是以後孩子們被打屁股的時候,恐怕少不了要罵楊東昇。
楊東昇希望能透過這個助學專案,實實在在的推進瓜州的中、小學教育水平,至少不用比其他市落後太多。
國人只知道蘇省文風盛,以省籍論,蘇省歷史上出過的狀元數量居全國之首,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蘇南有些縣一個縣的狀元數量,就可以吊打整個蘇北。
歷年高考,瓜州的考生人數經常是全省最多的,但是高分段人數,卻是全省最少的。
市裡能給楊東昇多少個礦,多少個廠,一時之間似乎有點難以絕對,這邊楊東昇的救護大隊隊長人選也難產了。
按照楊東昇的意思,不僅是要解決東昇礦業救護大隊有無的問題,還要做好,要儘快形成戰鬥力,因此對救護大隊隊長的要求非常高。
這個隊長不但要有經驗,有能力,還要年富力強,有精力,連瓜州礦務局的救護大隊隊長都不符合楊東昇的要求。
最後還是已經調任市軍分割槽的原運河縣武裝部領導給楊東昇介紹了一個人。
有一名從武警消防部隊轉業到地方的幹部,也許是在部隊上待習慣了,在現單位怎麼待怎麼彆扭。